由《大醫(yī)》透視馬伯庸寫作的一大特點: “時間魔法”與“空間并置”
馬伯庸已成為一種現(xiàn)象。現(xiàn)象會成為現(xiàn)象熱,現(xiàn)象熱無疑就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曾追過馬伯庸的電視劇,比如《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等,但屬于快速地追。時間太緊,但還想多溜溜身邊的新鮮物是,可不就得快速!一集只停留兩三分鐘,遇到好的臺詞,駐足五六分鐘,跳片頭、過橋段,走馬觀花,人物時間事件情節(jié)臺詞了解個大概,算不算快速?。靠傮w感覺是熱,是爽,是吸引人?!洞筢t(yī)》也是,但不同,讀得慢,因為手捧《收獲》2022年秋卷,那是一種沉甸甸的感覺,是伸張開了全身毛孔細品慢嚼的不可怠慢,誰讓咱偏愛紙質(zhì)版。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不小一件事,醫(yī)者仁心大誠至愛的人道精神,一群熱血志士在你眼前雄奔突涌,攜帶飽滿細節(jié),宛如顆顆粒大、水多、果肉飽滿的草莓,咋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囫輪吞咽,咋能像偶像派演的劇風一樣去追!不能么。
《大醫(yī)》,語言清晰質(zhì)感滿滿,畫面感特別強烈,還不乏詩意,關(guān)鍵是馬伯庸在構(gòu)思上,可謂花了功夫,就截取了那么幾天里發(fā)生的事兒。有了以上種種因素,難怪他的作品連連破圈出界,與影視熱融膠合。從時間上來說,小說就寫了幾個時間段,確切地說是幾天:
1904年7月,
3日關(guān)東,上海,倫敦,關(guān)東,倫敦
4日上海,關(guān)東
1910年3月兩個章節(jié)1、2
1910年6月1、2、3
1910年10月一個章節(jié)
1910年11月一個章節(jié)
1911年10月1、2、
大事件,短時間,對應的幾組人物,密集情節(jié),置于一個大容器里,即并置于不同空間,濃縮到1904年7月的3號4號、1910年的3、6、10、11月、1911年10月的幾天里,時間掃描空間,空間帶動時間,時間驅(qū)動空間,空間分隔時間,時空經(jīng)緯融合,顯示了高超的“時間魔法”與“空間并置”的寫作技巧,構(gòu)成馬伯庸《大醫(yī)》的一個最大特點。
而人物作為時空的驅(qū)動引擎點,馬伯庸更是精心布置,1904年7月3日,同一天時間,同一個時段,馬伯庸將關(guān)東、上海、倫敦三個空間有效并置,像拼圖般,同時讓讀者目睹三位:關(guān)東日俄戰(zhàn)爭中的遇難幸存者方三響、上海大財東姚永庚女公子任性而漂亮的姚英子、在倫敦做公使助手發(fā)密電的少年英杰孫希,三位主人公,三幅畫卷,同一時代三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徐徐展開的歷史畫卷,三個各自奏著各自命運交響曲的青年人,我想聰明的讀者已經(jīng)猜到了,這三位主人公,他們一定會在一個機緣巧合的時空里相遇相逢,然后展開他們各自命運的相互見證和重新書寫。“沙皇的遠東戰(zhàn)略,新興日本帝國的勃勃野心,風雨飄搖的清國統(tǒng)治,后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政策……全球的政治板塊像西伯利亞的流冰一樣交錯碰撞,崩裂融合,釋放出無數(shù)能量”,小人物,大視野,“老青山的悲劇,不過是時代劇變傳遞到末端的一絲細微顫動。可這一絲極微小的顫動,對一個人、一家乃至一村的徒勞掙扎,究竟有何意義,這些灰塵在風暴中到底會飄向何方”,寓示著方三響及其兩位,乃至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命運走向。
那么這個令三人相遇相逢的點是什么呢?共同的赤子之心,共同的時運之憂:能否為救苦難同胞,共同見證當時衰弱不堪的清政府加入國際紅十字會。方三響發(fā)出天問般的聲音:一個小山村,“怎么會突遭滅頂之災,一直盡本分的良民,怎么會突遭家破人亡,大清的子民,怎么會在自家門口被俄日兩國夾攻?”同樣來自紅十字會的魏伯詩德發(fā)出的是“要怎么對一粒塵埃解釋風暴?即使那塵埃置身于大時代的烈風之中,也無法明白這撕裂一切的力量從何而來?!?/p>
如果面對時代風云際會,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如何在大變局時代做一點為社會為人類有益的事,既然選擇了大醫(yī),那將以人類生死、生命康健為使命,不負韶華,以夢為馬,永赴戰(zhàn)場,這是《大醫(yī)》想要表達的主旨。
終于,契機出現(xiàn)了,姚英子在“海底電纜登錄局”,民間呼之為“望洋樓”里,找到了那份寄托著中國人道將匯入國際洪流的電報,從而使姚英子做出了此生學醫(yī)救死扶傷的決定,她的這種憂情跟方三響是一致的,跟被時勢所迫回國學醫(yī)的孫希有所差別。而共同救助一位受傷青幫使三股清流合而為一,時空隨之融合,因融合而拓展,因拓展而天地闊,而意深遠。
從1910年3月到1911年10月,時間跨度僅僅在一年六七個月,作者傾注了濃墨重彩和主要筆力。其間生發(fā)的事一樁接一樁,從江浙救援,到孫希涉間;從紅十字會落成,到沈會董被疑;從紅十字會分科整理內(nèi)務,到青幫活躍;從女醫(yī)校成立,到張竹君、沈董會二人叫板;從孫希作間盜賬左右為難,到姚英子與方三響皆不知情;從上海防鼠疫到救援淮北治澇疫;從精英奔涌到呼吁民眾;從援助武漢到張竹君、沈董會二人釋嫌,三位年輕的主人公,在不斷歷練中,不斷成熟,他們投身到救國救民的水深火熱之中,卻始終不忘萬國紅十字會最重要的宗旨,不忘身為大醫(yī)的重要使命:“博愛、救兵、賑荒、治疫,此人類所共有的人道精神”,沈會董還加入了“強國、保種”四字。因為“中華四萬萬生民,人數(shù)位列寰球之冠,卻屢遭欺凌,何也?蓋因國民身體羸弱,不堪輕疾重疴之苦?!彼麄兘璐撕俺隽隧懥量谔枺骸坝裰腥A之國勢,必先改善國民之體質(zhì);欲要改善國民之體質(zhì),必先有良醫(yī),這個良就是良好之良,良心之良?!倍@個支撐大醫(yī)的良技良知正是時空交匯之點,它像擎天大柱一樣,慢慢凸顯在文本中,就像大水退去高地自顯一般,給國人以振奮,給天地宏聞,以時勢以驚濤,彰顯人之偉,醫(yī)之仁,國之大,天之長,地之廣。而這些,正是有了時間上的高度濃縮、空間上的有效并置,才有了事件上的高度集中,細節(jié)上的高度飽滿,主人公的不斷蛻變,傳染病種時不時的精細普及,加上孫希作間失敗后的何去何從、沈張二人斗法釋然后的殊途同歸、方三響接濟受遇村民的仁心大愛等暗線的加持,使情節(jié)扭結(jié)得更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令讀者享受到了緊張刺激一口讀下去不忍棄卷的閱讀快感。同時,也為無數(shù)讀者和人類提出了一個大課題:公共衛(wèi)生學的體制建立、完善與變革,它不是一兩個名醫(yī)、一兩所醫(yī)院,而在整個人類,在每一個人世界公民。
回過頭來,看馬伯庸的歷史題材小說,之所以備受好評,從所選題材上,馬伯庸擅于捕捉“當今社會文學創(chuàng)作的痛點”,《大醫(yī)》創(chuàng)作于三年前,那時“新冠”尚未肆虐,馬伯庸自稱并未蹭熱點,但“無心插柳柳成蔭”,反而成了大熱點,他還擅于從歷史資料與現(xiàn)實生活中“源源不斷的獲取寫作靈感”;從寫作方法上,用北京語言大學主講教授黃悅女士的話,就是馬伯庸有高超的領(lǐng)悟事件場景能力,而且借古言今,以同理心、確鑿事實、精密邏輯融入歷史分析,在敘述中,在整個架構(gòu)中,大事件和小細節(jié)相互成就,“擅長將幽默風趣的語言與考據(jù)嚴謹?shù)氖妨舷嘟Y(jié)合。同時,馬伯庸把互聯(lián)網(wǎng)腦洞融合在歷史背景下的作品風格也受到影視界的推崇,成為影視改編市場的‘流量擔當’”,同時“對歷史細節(jié)的精確還原和對歷史人物的同情式理解,還因為在扎實可信的歷史事實背后,呈現(xiàn)出作者的情懷和歷史觀,大歷史與小細節(jié)互相成就,有效拓展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并引發(fā)了價值觀和情感的深層共鳴?!?/p>
讀《大醫(yī)》,不忍一下子讀完,慢慢地,一截兒一截兒,一章節(jié)一章節(jié),一段一段,就像小時候吃糖,老舍不得一下塞口里,而是置于手心,上下左右地瞧,細細剝掉糖紙,然后伸出舌尖,一下一下地舔,實在口水如川,才放到舌根上,輸送帶般倒在一腮,然后兩腮不住地倒,咕咚咕咚,把口水大口大口吞咽入肚。
期待并相信馬伯庸還能為讀者帶來更出彩的作品。
本文作者簡介
王秀琴,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電影家協(xié)會編劇委員會委員,創(chuàng)作發(fā)表小說、紀實、劇本400多萬字,主要長篇《天地公心》《帝國的憂傷》《王文素傳》《大清鏢師》《決戰(zhàn)呂梁》《劉胡蘭》及影視劇多部。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首屆三晉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