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趙元任:跨越百年的奇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彭靖  2023年07月25日06:56

趙元任(1892—1982),中國現代語言學先驅,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中國科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趙元任在語言學方面的代表作有:《現代吳語的研究》《中國話的文法》《國語留聲片課本》《季姬擊雞記》等;在音樂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韻》《廈門大學校歌》等;翻譯的代表作有《愛麗絲夢游仙境》等。

1944年12月,美國語言學會學術年會在紐約舉辦。在這次年會上,正在哈佛大學受聘擔任研究教授,編寫《國語詞典》的趙元任,當選為1945年度美國語言學會會長。此時,趙元任還沒有加入美國籍,還是一位中國學者。這是中國人在美國語言界取得的最高榮譽。在1945年12月的年會上,作為學會的主席,他身著筆挺的西服,系著一條紅色的領帶,宣讀了一篇論文《中文詞的邏輯結構》,不時引發(fā)與會者爽朗的笑聲。他在準備論文時,就要求自己講得生動,要引人發(fā)笑。論文宣讀完畢后,他對自己營造的效果比較滿意,并在當天的日記中記載“該笑的地方都笑了”。

美國語言學會成立于1924年12月,由29位美國著名語言學家發(fā)起成立。學會出版的會刊《語言》雜志是國際上權威的語言學雜志,引領世界語言學發(fā)展的潮流與方向,會長任期為一年。趙元任作為“庚子賠款”第二批官費留美生,最早就讀于康奈爾大學數學系,主修的是數學,選修過實驗物理課程。畢業(yè)后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并在四年后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期間,他的興趣已經擴大到語言學、哲學與音樂等領域。他曾經在清華大學講授物理學與心理學,后來成為著名的詞曲作家與音樂大師,1960年還曾經當選為美國東方學會主席,成就斐然。

1962年趙元任寫給鄧嗣禹的書信 作者/供圖

走進趙元任的世界

多年前,我曾閱讀過趙元任自己撰寫的《早年自傳》和他人撰寫的相關傳記。2018年10月,在筆者應邀赴斯坦福大學作學術講座期間,順訪了伯克利大學東亞圖書館。經過周欣平館長批準,東亞圖書館特別提供了趙元任與外祖父鄧嗣禹的九封往來信札,時間從1941年到1962年。其中包括在1942—1944年期間,兩人分別在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主持美軍特訓班的學術交流信息。這些珍貴的信札不僅反映了兩人學術交往的諸多信息,而且可以彌補現已出版的《趙元任全集》和《趙元任年譜》中的不足之處。通過閱讀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筆者對趙元任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趙元任祖籍常州,1892年11月3日在天津出生,1982年2月在美國麻省劍橋黃山醫(yī)院病逝,享年89周歲。他是少有的既精通古今又懂得文理科知識的奇才。1910年,趙元任考取了第二批“庚子賠款”理科留美生。這一批共錄取了70名留美學生,趙元任以平均73.4分的優(yōu)異成績名列第二。同榜中楊錫仁是第一名,竺可楨是第二十八名,胡適是第五十五名。1915年,從康奈爾大學畢業(yè)之后,趙元任又到哈佛大學繼續(xù)攻讀哲學課程,在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yè)之后,他應聘到康奈爾大學,短期教授物理學課程。

1920年,趙元任回到清華大學教書,講授他擅長的物理學、數學和心理學。在中國這段時間,他還曾出任英國哲學與邏輯學家羅素的英文翻譯。1921年至1923年,趙元任回到哈佛大學,擔任哲學與中國語兩門課程的講師。其間,他還創(chuàng)作了《勞動歌》《賣布謠》等歌曲,這些都是中國近代史上較早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音樂創(chuàng)作,廣為流傳。1924年,趙元任前往英、法等國家,展開游歷和研修活動。

1925年,趙元任又帶著全家回到北京,在清華大學任教,并擔任學校音樂委員會主任。其間,他以詩人劉半農旅居英國時期撰寫的一首新詩《教我如何不想她》為詞,改編創(chuàng)作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當時,趙元任與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等四人并列,稱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此時,他年僅33歲。1929年,趙元任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語言組主任兼研究員,開始從事中國方言的實地調研工作。

常州是趙元任的祖籍地,他曾經在此讀書與生活過九年,之后他曾回常州探訪過四次。在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成果中,隨處可以見到他對于家鄉(xiāng)話的鐘愛。常州方言屬于吳語太湖片常州小片,也稱毗陵小片。在《吳語對比的若干方面》中,趙元任說:“在江蘇,只有東南部是吳語區(qū),我的家鄉(xiāng)常州幾乎是吳語區(qū)西端的最后一個城市,跟南方官話區(qū)接壤,中間夾著‘吳頭楚尾’的丹陽。”1981年,趙元任最后一次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他深情地對陪同人員說道:“我以前研究過常州方言,別人以為常州話不好聽,我卻以為很好聽?!彼麑τ诩亦l(xiāng)話的研究,不僅體現在其對于鄉(xiāng)音的關注,更表現在他深諳常州方言的研究價值。

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中國已經沒有從事科研的安定環(huán)境。1938年1月至8月,趙元任曾隨同西南聯大師生到昆明工作與生活了半年。在昆明期間,全體師生居住在城郊,晚上沒有電,只能靠煤油燈照明。為了節(jié)省煤油,有時他干脆不點燈。

早在1936年,夏威夷大學東方研究所的Sinclair主任訪問南京時,曾邀請趙元任到夏威夷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38年至1939年期間,趙元任重返美國,在夏威夷大學任教,講授中國語言學與中國音樂史。1939年至1941年,趙元任又在耶魯大學任教;1947年開始,趙元任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從此開啟了他在美國長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趙元任在科學、語言和藝術三個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而這三者分屬于不同的研究領域。趙元任的學術思想,曾經影響了中國20世紀主要的語言學家和人文學者,例如王力、羅常培、呂叔湘、陳原等多位著名學者。

趙元任在數學與物理等自然科學方面,曾有過專門的學習與研究。雖然沒有成為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但他曾經在康奈爾大學、清華講授過物理學。早在1915年,趙元任就與十多位留美同學一起,在紐約州的綺色佳(Ithaca)發(fā)起成立了“中國科學社”,并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科學》月刊。中國科學社歷時30余年,成員總計3776人,是當時重要的華人科學社團之一?!犊茖W》雜志的宗旨由最初的推動“科學救國”到“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逐漸成為較有影響的學術刊物。

趙元任是國際上公認的語言學大師,素有“中國語言學之父”的美譽,能說33種方言,當他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總會有當地人認他做“老鄉(xiāng)”。趙元任精通英語、法語和德語,通曉多種地方方言并能熟練應用。他在普通話語言學理論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對于中國的主要方言進行過大量調查研究,為中華民族共同語的規(guī)范與推廣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還曾編寫過多部漢語學習教材和雙語字典,如《國語詞典》《粵語入門》等,為漢語的國際傳播作出過重要貢獻。

在音樂藝術方面,趙元任曾創(chuàng)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匯集成《曉莊歌曲》《新詩歌集》《民眾教育歌曲集》《趙元任歌曲集》《兒童歌曲集》《行知歌曲集》等,出版了《趙元任音樂作品全集》等,被譽為“中國的舒伯特”。趙元任是中國近代音樂的先驅,對于音樂語言的地方風格,他也很重視。例如,在《聽雨》這首歌中,他擴展了常州話吟誦古詩的音調,而《賣布謠》則是根據無錫方言音調創(chuàng)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劇中西皮過門的音調。趙元任擅用鋼琴做伴奏,注重鋼琴在音樂形象方面的塑造作用。

趙元任還曾譜寫過大量愛國歌曲,如《我們不買日本貨》《背著槍》《抵抗》《看,醒獅怒吼》等,1926年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則是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這首歌曲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入選曲目,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寶庫中的經典曲目。對于這首歌曲,李嵐清曾經有這樣的評價:“我從青年時代學唱這首歌曲起,就深深地喜愛上了它,可以說是百聽不厭、百唱不煩?!?/p>

1935年,趙元任曾經為電影《都市風光》撰寫的片頭插曲《西洋鏡歌》,就是吸取了當年民間說唱曲的部分音調。這首樂曲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當時都市生活的黑暗景象。1942年,身在美國的趙元任根據明末時期流傳的民謠創(chuàng)作了《老天爺你年紀大》,因其具有民間說唱敘事的風格,幽默、諷刺,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這首歌曲迅速傳至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1937年10月29日,趙元任聽到上海有八百壯士正孤軍奮戰(zhàn)在閘北區(qū),堅守四行倉庫,頑強抵抗日軍,國旗在倉庫上空高高飄揚。當晚,他連夜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曲《蘇州河北岸上的大國旗》,用來激勵全國軍民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

君不見北岸上飄揚在煙云里,昨夜黃昏掛起,黎明仍高懸空中,鮮明青天白日紅光照滿地,孤軍堅守不移,愿與它同始同終,管他炮火轟炸,如雨槍彈不怕,保國保國旗,國旗在處就是家,愿同胞跟隨那團壯士,不問你我他,一齊上前把敵殺,保我自由中華。

趙元任(左)與女兒探討音樂樂譜 資料圖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趙元任能夠成為音樂家與語言學大師,首先是受到他父母的影響,同時也由于他的天賦。趙元任天生有一副好耳朵,能分辨聲音的微小差別;他還能準確地發(fā)出相差十分大的語音、語調,甚至帶著語感,同時還有一副亮麗的歌喉。早在1922年,當他的國語留聲片課本出版時,他的好友胡適在序言中就恰如其分并稍帶幽默地評價說:

他有幾種特別的天才。第一,他是天生的一個方言學者。他除了英、德、法三種語言之外,還懂得許多中國方言。第二,他又是一個天生的音樂家……他有兩只特別精細的音樂耳朵,能夠辨別那極微細的、普通人多不注意的種種發(fā)音上的區(qū)別;他又有一副最會模仿的發(fā)聲器官,能夠模仿那極困難的、普通人多學不會的種種聲音。第三,他又是一個科學的語言學者。

據趙元任的大女兒趙如蘭回憶:趙元任從小喜歡音樂部分原因是他母親深諳昆曲,而他父親則愛好吹笛。雖然趙元任在11歲時,他的雙親就都去世了,但他們對他的音樂愛好有一定影響。

趙元任在美國時,無論他在哪里求學,總是會去參加一些音樂活動。在康乃爾大學學習期間,他參加過學校合唱隊,也指揮過中國學生的合唱隊。趙元任特別引以自豪的是,他在伯克利大學期間曾參加過學校的威爾第歌劇《阿伊達》的演出。在哈佛大學和康乃爾大學讀書時,趙元任也上過正式的和聲、對位及作曲課。他學過聲樂,并用了好幾年時間去學習鋼琴的演奏技法。

中國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賀綠汀在為《趙元任音樂作品全集》撰寫的序言中,曾這樣評價:

像這樣一位從事理科、文科研究博學多能的學者,對音樂來說,頂多是個業(yè)余的了,但是他的貢獻卻遠遠超過許多時尚的作曲家和理論家。他對音樂的愛好雖然是業(yè)余的,但下了工夫。一切基礎音樂知識都掌握,還經常在鋼琴上分析一切他能彈的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甚至近代作品。他的這些活動是研究、分析、學習,也是他的娛樂鑒賞。他的創(chuàng)作是興之所至寫出來的。他是語言學家,他的創(chuàng)作在詞曲結合上有獨特的見解與成就,值得后代人認真學習。

趙元任在大學期間學習了物理和數學,研究生階段又學習了大量的科學史。這些科學知識幫助他用科學的方法與手段來從事語言學研究。1928年,趙元任出版的《現代吳語的研究》是吳語研究的經典之作,曾經在方言學與語言學界產生過重大影響。從這部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出趙元任方言學研究的一貫作風:精心設計調查文案,深入進行調查研究,科學進行成果表達。

嚴肅之余,幽默感也是趙元任獨特的風格。1926年,他在《清華周刊》上發(fā)表的《語條兒》文章中說:“笑話笑著說,只有自己發(fā)笑。笑話板著臉說,或者人家發(fā)笑?!薄罢浽挵逯樥f,只有自己注意。正經話笑著說,或者人家也注意?!?/p>

趙元任在讀大學時,曾經選修過效率課程。他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說時》文章中,把合理安排時間看成是一種倫理。他認為,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他說,如果一個人要做許多事,最好在不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同時做這些事。例如,每個人出門之前,他就可以同時做到,一邊扣自己衣服的扣子,一邊關門。他當學生的時候就有了“教授”的稱號。得到這個稱號主要是因為他經常心不在焉,其實心不在焉的背后,是他同時在做另外的一件事。他翻譯《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現通譯《愛麗絲夢游仙境》),大部分是在洗澡時間完成的。他的女兒們猜測,他譜寫的許多名曲很可能是在刮胡子的時候構思出來的。

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在趙元任留存的照片中可以發(fā)現,他西服上方的口袋里,總會并排插著四支筆,在下方口袋里,則裝有一個小本子,這是他隨時用來記錄一些靈感和創(chuàng)意體會的。趙元任許多歌曲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曾記錄在這樣的小本子里面。

一個人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夠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同時做多件事的習慣,因此才造就了他這樣能夠在同一時代,同時為科學界、語言學界和音樂界作出卓越貢獻的巨人。

多學科融合的治學方法

語言學家趙元任一生創(chuàng)作了132首歌曲,他不僅可以譜曲,還能自己作詞,甚至演唱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1981年,已經88歲的趙元任在中央音樂學院訪問時就曾當眾演唱過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賣布謠》;在上海音樂學院訪問時,他曾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旋律優(yōu)美、深情,在獨特的中國戲曲唱腔中融入西洋風格的曲式構思以及轉調等多種手法,層層交織,烘托出思念與向往的豐富情感。

他把音樂方面的才能綜合運用到語言學中的辨音變調,又把語言學中的知識運用到歌詞的咬字吐音。他把中國的民族音樂與西洋音樂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作出中國人喜愛的現代新音樂。趙元任的治學方法有著普遍的借鑒意義,他讓我們懂得,人有多重價值,需要多層次開發(fā),將多學科相互融合,才能占領本學科的制高點。

多學科相互融合的治學方法不僅適合語言學與文學研究,同時也可在歷史學與其他學科加以應用。李劍農是中國近代史、古代經濟史研究領域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曾長期擔任武漢大學歷史系主任。其代表作《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和《中國古代經濟史稿》至今仍是相關領域的重要參考書。他將史學與政治、經濟等其他相關學科相結合,進行多學科、多方位和多層次的綜合研究。

值得一提的人物還有錢學森。他不僅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父”,也是一位多學科的“雜家”,一生涉及的學科竟有20余種。晚年的錢學森還曾做過許多“分外事”。1978年,錢學森開始研究系統科學,他認為很多科學都有它的自身特點,每門科學都有它自己的哲學思想作為基礎。1980年,他開始研究科學技術體系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并舉辦過相關講座;1982年,他開始研究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行為科學和地理科學;1985年,他提出研究城市學的建議;1988年,他又開始轉向社會形態(tài)學研究。

跨越百年的奇才很少,趙元任就是其中杰出、極具代表性的一位。作為中國與世界語言學界的領軍人物,趙元任做到了多學科融合。

趙元任相關史料有待整理

近年,商務印書館先后推出多種涉及趙元任的書籍。1999年,商務印書館正式啟動重大出版工程《趙元任全集》,計劃分類出版20卷,并從2002年開始陸續(xù)出版。截至2013年,推出8卷11冊。第16卷于2007年出版,這一卷由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輯為《趙元任口述傳記》,第二輯為綠信,凡五封(尚未見到有任何私人往來信札)。所謂綠信,是一種向朋友群發(fā)的通函,類似于現在群發(fā)的電子郵件。因為他寫作時,經常使用一種綠色的封面或標題而得名。閱讀這些書信,學者們能夠很好了解這一批在20世紀不同階段,穿梭往來于東西方之間的學界名人的生活狀況和內心世界,同時還可以一窺趙元任先生的學術涵養(yǎng)和人格品質。筆者收藏有九封趙元任與鄧嗣禹的往來信札,其中有1962年他寫給鄧嗣禹探討《顏氏家訓》英譯方面相關學術內容的信件等。

趙元任出生于1892年,與眾不同的是,他14歲就開始記日記。從1906年到1982年,趙元任共記錄有76年的日記。他幾乎將每天的活動都寫在日記中,并且從未間斷。在抗戰(zhàn)期間,趙元任家在南京的房子被毀,許多東西也失去了,但是他的日記和許多照片卻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因為他早就有防范意識,1937年戰(zhàn)火燃燒到南京之前,他就把日記和照片寄存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朋友家中。這批檔案被分裝38箱,共12萬件左右,其中有許多都是十分珍貴的學術史資料。1983年,趙元任夫婦去世后不久,他的家人將趙先生收集和保留的全部資料和手稿捐獻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由該校班克羅夫特檔案館收藏,并命名為“趙元任檔案”。

2023年1月,趙元任全集(第12卷)出版。這一卷收錄了趙元任在20世紀20—30年代翻譯的文學譯作和話劇腳本。其中,包括英國著名作家路易斯·加樂爾的兩部世界文學名著《阿麗思漫游奇境記》《走到鏡子里》,以及英國作家米爾恩的話劇《最后五分鐘》。前兩部著作是聞名世界的兒童文學作品。原著文字簡潔,趙元任的譯筆精彩,對漢語口語和南北方言的運用令人叫絕。

《趙元任日記》(全46冊)(商務印書館2023年5月版)資料圖片

2023年5月,《趙元任日記》(全46冊)采取影印方式,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收錄趙元任從1906年至1982年的全部日記,主要采用中文和英文書寫,也有極少量的其他文字。

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有關趙元任檔案史料出版,進一步了解這位學術大師豐富多彩而燦爛輝煌的一生。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終身教育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