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歡樂與時日》:解讀《追憶似水年華》的一把鑰匙
來源:文藝報 | 唐洋洋  2023年08月25日08:47

1896年,年僅25歲的普魯斯特出版了一部名為《歡樂與時日》的集子,收錄了他在1892年至1895年間創(chuàng)作的一些短篇小說、隨筆和詩歌。首版收錄了著名作家阿納托爾·法朗士為其專門撰寫、發(fā)表于《費加羅報》的序言,以及瑪?shù)氯R娜·勒邁爾繪制的花草系列插圖;普魯斯特本人對這個集子似乎并不滿意,稱其為“小玩意兒集子”,書出版后口碑和銷量也頗為慘淡;然而這本小書卻為我們解讀普魯斯特的日后的意識流巨著《追憶似水年華》提供了一把“鑰匙”。

那些因為篇幅浩大、人物眾多、缺乏脈絡(luò)而對《追憶似水年華》望而卻步的讀者,或許可以從這本小書里,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走進這位偉大作家的青年時代,感受這段摻雜著歡樂與憂愁的時光。

“幸福的歲月即是虛度的年華”

“歡樂與時日”這個書名取自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的作品《勞作與時日》。古希臘人崇尚辛勤勞作,而出身貴胄之家的普魯斯特則追求感官的歡愉和滿足。普魯斯特的父親是學(xué)者,母親是富有的猶太經(jīng)紀(jì)人的女兒,普魯斯特又自幼患哮喘,體弱多病,一生過著花團錦簇、衣食無憂的生活。

在《追憶似水年華》第七卷《重現(xiàn)的時光》里,普魯斯特這樣總結(jié)他青年時代的這段歡樂時光:“幸福的歲月即是虛度的年華,我們等待痛苦,以便開始工作?!倍^的“幸福歲月”,有很大一部分涵義便是指享受家庭的溫暖,特別是母親的陪伴。

實際上,《歡樂與時日》是普魯斯特生前除了《追憶似水年華》前四卷之外出版的唯一作品。從《歡樂與時日》出版到1905年母親撒手人寰,這期間他并沒有動筆寫作,直到母親離開人世,他才真正開始撰寫他的杰作。

《追憶似水年華》開篇即寫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成眠的小馬塞爾在鼓溜溜的枕頭上焦慮而又情意綿綿地等待媽媽的晚安吻,而在《歡樂與時日》的序言中,也有類似的段落:“不久之后,我經(jīng)常生病,經(jīng)常連續(xù)好幾天被關(guān)在我的‘方舟’里,苦不堪言,就像挪亞被關(guān)在方舟里一樣,看不到方舟以外的世界,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后來我的病情漸漸好轉(zhuǎn),我的母親原來日夜都守在我旁邊,這時她就‘打開方舟的大門’,出去了,像鴿子一樣,‘她晚上又回來了’,不久我痊愈了,她又像鴿子一樣,‘再也不回來了’?!?/p>

除了獲得親情的慰藉,在母親去世前的“幸福歲月”里,普魯斯特還做了什么?從《歡樂與時日》里,我們或許可以得到一些答案:廣泛閱讀,出入上流社會,結(jié)交社會名流和文藝界知名人士,追逐轉(zhuǎn)瞬即逝的愛情,探尋藝術(shù)與人生的價值。

在繆斯的花園中

在家庭的藝術(shù)熏陶和朋友的幫助和賞識之下,普魯斯特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的才華很快便嶄露頭角,自中學(xué)時代起,他便開始在學(xué)生刊物,如《周一雜談》《綠色評論》《丁香評論》上發(fā)表文章。

在二十五歲的習(xí)作《歡樂與時日》中,已經(jīng)可以明顯地看到青年普魯斯特接受文學(xué)與藝術(shù)熏陶的成果,看到他受到自己喜愛的作家——如巴爾扎克和福樓拜——影響的痕跡。例如在《世俗生活與熱愛音樂——談福樓拜的〈布瓦爾和佩庫歇〉》這一章,他借福樓拜代表作中的這兩個人物之口,談?wù)搶ξ膶W(xué)與世俗生活的觀點。而在日后的《追憶似水年華》中,普魯斯特也花了大量筆墨,寫主人公在父母的教導(dǎo)和督促下,在成長為作家的道路上努力的經(jīng)歷。在第二卷《在少女們身旁》中,父親一直希望馬塞爾成為外交官,而他本人難以接受此事。后來德·諾布瓦先生改變了父親的看法,告訴父親“當(dāng)作家和當(dāng)使節(jié)是一樣的,會受到同樣的尊敬,產(chǎn)生同樣的影響,而且比在使館有更大的獨立性”。很快,父親便決定通過這位先生,帶領(lǐng)馬塞爾去拜見《兩個世界評論》的社長,引導(dǎo)他走上文學(xué)之路。

《歡樂與時日》中的《畫家和音樂家的畫像》這一章,普魯斯特以詩歌的形式,贊頌了他所摯愛的畫家——阿爾伯特·庫普、保盧斯·波特、安托尼·華托、安東尼·凡·戴克,以及音樂家——肖邦、格魯克、舒曼、莫扎特。這些藝術(shù)家的名字和他們的作品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追憶似水年華》中。英國泰晤士與哈德遜(Thames & Hudson)出版社出版過一部題為《普魯斯特作品中的繪畫》的作品,一一列舉了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提及的繪畫作品,其中就包括上述畫家的多部作品,例如安托尼·華托《發(fā)舟西苔島》等。

普魯斯特的朋友安納托爾·法朗士為《歡樂與時日》創(chuàng)作了序言。從序言的內(nèi)容來看,法朗士更多的是把普魯斯特視為一位朋友,而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文學(xué)青年?!稓g樂與時日》出版后沒有引起什么反響,普魯斯特本人甚至不愿提起這部作品,不過,他還是在《歡樂與時日》的序言結(jié)尾真誠地感謝了文壇前輩和諸位好友,“他們分別為我寫作這本書提供很寶貴的養(yǎng)分,詩或音樂,不一而足”。

“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

在《歡樂與時日》收錄的第一個短篇小說《西爾瓦尼子爵之死》中,普魯斯特即引用《麥克白》里那段著名的段落:“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后一秒鐘的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兒意義?!睂嶋H上,青年普魯斯特的心頭,一直縈繞著人生空虛無意義、唯有死亡可以拯救這樣的執(zhí)念,這一主題也充斥著《歡樂與時日》全書,以及他日后的幾乎每一部作品。

普魯斯特認為,生命總是充滿懊悔與遺憾,愛情和欲念都是騷動不安的泡沫,唯有死亡,才能為我們解除生命之重負。在死亡的恩典降臨之時,我們將不必再理會“身上無用的累贅”,不必老是伸手去整理那“老是合攏不起來的頭發(fā)”。死亡的恩典會平等地降臨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正如《懊悔:時間的夢幻色彩》里所說:“不久之后,他跟所有人一樣,死了?!薄稓g樂與時日》各個短篇故事里的主人公當(dāng)然也不能例外:《西爾瓦尼子爵之死》寫子爵因患上重病英年早逝;《一位年輕女孩的告白》的女主人公被子彈擊中瀕臨死亡,垂死之際回顧了往昔種種荒唐的行為;《懊悔:時間的夢幻色彩》第七節(jié)寫年邁的長官因為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終于對往昔痛苦感到釋懷,“每一次,他都會覺得失去這些親吻,這些無止境的時刻,還有香水所傳達的幻覺所帶來的痛苦變得少了一些”,舊日里無比珍愛的東西,在死亡即將到來之際慢慢幻化為空;終章《妒意的終結(jié)》則更為直白,男主人公在意外墜馬生命垂危之際,擔(dān)心女友在自己離世后投入他人懷抱而心生嫉妒,惶惶不可終日,而終結(jié)這妒意的,也只能是死亡。

死亡,也是《追憶似水年華》的重要主題。實際上,整部作品都可以看作一個自由體弱多病、醫(yī)治無望的人,在緩慢走向死亡的過程中,對往昔的回憶和追尋。而在追憶的旅途上,死亡也如影隨行。我們常說時間是這部巨著的主人公,而時間流逝的結(jié)果,無非是親朋好友的離世,殘酷卻無法改變。例如第三卷《蓋爾芒特家那邊》即花了洋洋灑灑六十余頁的篇幅寫外祖母的生病與離世。外祖母離世前“一個人蜷曲著躺在床上,一點也看不出是我的外祖母,倒像一頭動物,披著外祖母的頭發(fā),躺在外祖母的被窩里,喘息著,呻吟著,被子隨著她身體的抽搐而抖動”,讀來情真意切。第五卷《女囚》、第六卷《女逃亡者》寫主人公馬塞爾與阿爾貝蒂娜的戀情,馬塞爾在得知阿爾貝蒂娜已經(jīng)墜馬身亡后,對她思念不已。第六卷中便用大量的篇幅,寫馬塞爾“上窮碧落下黃泉”尋找阿爾貝蒂娜的蹤跡,搜索她生前的只言片語,在失去戀人的痛苦中沉淪。

愛情的千回百轉(zhuǎn)與不可信任

普魯斯特在序言中寫,他將《歡樂與時日》獻給朋友威廉·希斯,他已于1893年10月3日逝于巴黎。這位威廉·希斯是何人?他是作者在布洛涅森林散步時遇到的一位英國青年,普魯斯特覺得他長得很像宮廷畫家凡·戴克畫筆下的人物,跟那些人物一樣有著憂郁的氣質(zhì)和孤絕的傲氣,因而對他心生好感,很快愛上了他。可惜威廉·希斯英年早逝,給青年普魯斯特留下了無限遺憾,因而將《歡樂與時日》題獻給他,并且飽含深情地宣稱“這是我所能給你的最后的情感保證,是一份永久的紀(jì)念”。實際上,因為普魯斯特對《歡樂與時日》這部習(xí)作并不滿意,假如不是威廉·希斯之死令普魯斯特傷心不已,決意要以某種方式紀(jì)念這段短暫的愛戀,或許就不會有這本書的面世。

這段經(jīng)歷也影響了普魯斯特對友誼與愛情的看法,以及他的創(chuàng)作。別的不提,這一插曲本身便很像《追憶似水年華》中的“斯萬之戀”,斯萬本人即是在看了奧黛特的畫像后,覺得她很像波提切利筆下的人物,甚至覺得她比畫中更美,因而深深愛上了她。在花了無數(shù)時間與心血苦苦追求以后,他終于抱得美人歸,卻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根本不適合他,在經(jīng)歷了30年不幸的婚姻后,最后含恨而終。

也有讀者認為,《歡樂與時日》里的短篇小說《布羅伊夫人的憂郁夏天》,也同樣堪稱“斯萬之戀”的縮影。布羅伊夫人在一次宴會上偶然遇到一位年輕人,覺得他長得并不好看,但是很有魅力,渴望與他相識,在多次嘗試失敗后,對他的愛慕與思念反而愈來愈深,最終陷入了深深的憂郁。這如同“斯萬之戀”的性別翻轉(zhuǎn)版。

實際上,普魯斯特筆下的愛情,就是這樣千回百轉(zhuǎn),脆弱不堪,不值得信任。這與他對人生的悲觀看法是一致的。《歡樂與時日》中描寫的愛情,無一例外都以失敗而告終。愛情的開端,往往就是不可靠的,例如《薇奧蘭特或世俗生活》中的薇奧蘭特在一次打獵后便墜入愛河,對英國青年勞倫斯日思夜想,并因此而決定闖入世俗生活去看看;布羅伊夫人只因為在宴會上多看了拉朗德先生一眼,覺得他“看起來是有點丑,也有些粗俗,可是他的眼睛很漂亮”,便深深愛上了他,想方設(shè)法去認識他,最后在得知他出了遠門去了巴黎無法相見以后更加郁郁寡歡。而那些如愿以償?shù)玫綈矍榈娜?,要么只是縱情享樂,并不能建立真正有意義的情侶關(guān)系,甚至還要拼命掩飾自己聲色犬馬的行為,例如《一位年輕女孩的告白》的女主人公;要么就陷入嫉妒,醋意大發(fā),唯恐愛人在自己離開后投入他人懷抱,終日惴惴不安,例如《西爾瓦尼子爵之死》和《妒意的終結(jié)》的兩位男主人公。

《追憶似水年華》中馬塞爾與希爾貝特和阿爾貝蒂娜的失敗愛情,與《歡樂與時日》是一脈相承的。馬塞爾賣掉姑媽的古董瓷瓶,想要為希爾貝特購買一年的玫瑰與丁香,卻終究心事化虛,空留一萬法郎。他與阿爾貝蒂娜的愛情則更為曲折離奇,充滿變故,在愛人離世后才得知她的同性戀傾向,陷入憂傷。更值得深究的是,那些陷入同性愛情的人,則被罰入罪惡之城——所多瑪與蛾摩拉,這是普魯斯特在整個第四卷中所探討的問題。

在《歡樂與時日》法語版出版一百多年后,中國讀者終于迎來了第一個簡體中文譯本?!稓g樂與時日》簡體中文版的出版獲得法國駐華大使館的傅雷出版資助計劃資助,譯文選用劉森堯譯本,并經(jīng)過了全新編校。譯林出版社也是《追憶似水年華》唯一的中文全譯本的出版方。上世紀(jì)80年代,譯林出版社集結(jié)整個法語文學(xué)翻譯界之力,組織15位一流譯者,匯集李恒基、許淵沖、潘麗珍、許鈞、徐和瑾等一代名家,翻譯完成了這部巨作。迄今為止,這個譯本依然是中文世界唯一的全譯本。

(作者系譯林出版社編輯,《歡樂與時日》責(zé)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