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楊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來源:學習時報 | 甘根華  2023年08月30日06:47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可謂家喻戶曉、千古流傳。這首詞的作者是被譽為“明代第一才子”的楊慎。楊慎(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方志學家,一生博學多識,在許多領域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明史》一百九十二卷列傳的第八十卷中有關于他的記載。

楊慎出身書香門第,其父是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內(nèi)閣首輔的楊廷和。楊慎少年時聰穎過人,善詩文,12歲時曾模仿古人作《吊古戰(zhàn)場文》,世人皆驚嘆于他的才華。稍長,入京城后作《黃葉詩》,為當時的內(nèi)閣首輔李東陽所贊賞,李東陽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正德六年(1511年),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其后,參與編修《武宗實錄》,他稟性剛直,每事必秉筆直書。明世宗嘉靖皇帝繼位后,他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眾大臣因參與討論嘉靖皇帝的生父封尊號,涉案“大禮議”事件,違背皇帝意愿,皆受廷杖。楊慎禍牽其中,先受廷杖,后又被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居云南30多年,后死于戍地。嘉靖之后的幾個皇帝都為他平反,先后追贈或追謚他。

詩歌兼?zhèn)浔婓w。《明史》記載,“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楊慎現(xiàn)存詩約2300首,數(shù)量眾多,所寫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風格因時因境而變。一是早期風格華美的詩歌。楊慎出身于鐘鳴鼎食之家,家學淵源深厚。他自幼誦讀詩篇,又加之天資聰穎,早早就展露出創(chuàng)作才華。擔任翰林院修撰后,他得以飽覽群書,并結(jié)識眾多飽學之士,在優(yōu)渥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華美的詩歌。如《過渭城送別詩》《霜葉賦》,這些早期作品“天然無寒儉之氣”,注重追求文辭的華美。二是反映山水自然的詩歌。楊慎謫守邊陲后,遠離朝堂爭斗,生活在寧靜的鄉(xiāng)間,使他有時間接近自然,書寫以自然風光為主題的詩歌。如在《海風行》中,他寫大理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貫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沖波動林沙石走?!比峭砟晔惆l(fā)壯志未酬的悲情詩歌。楊慎居滇30多年,晚年創(chuàng)作的思鄉(xiāng)、懷歸與憂憤之詩較多,如《宿金沙江》:“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zhuǎn)悠悠?!薄顿x得千山紅樹圖送楊茂之》:“白首遐荒老未還,流波落木慘離顏?!庇秩?,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七十行戍稿》):“七十余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睌⑹鲎约阂虿w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詞作大氣磅礴。楊慎的詞多以大氣磅礴為特征。他寫的一首詞《臨江仙》,被后人作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可謂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皾L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边@是一首說秦漢歷史的詞,在詞中他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diào)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在心頭平添萬千思緒,體會到大徹大悟后的感慨。楊慎的詞得到后人高度評價,明代詩人周遜在《刻詞品序》中稱他為“當代詞宗”。

品詞開創(chuàng)先河。楊慎不僅善作詞,也善品詞,他著有專著《詞品》,該書論說與評詞,窮本溯源,直至梁陳隋和六朝。他在《詞品》的序文中說:“詩詞同工而異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陸瓊之《飲酒樂》、隋煬帝之《望江南》,填詞之體已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詞之《瑞鷓鴣》也。七言律之仄韻,即填詞之《玉樓春》也。若韋應物之《三臺曲》《調(diào)笑令》,劉禹錫之《竹枝詞》《浪淘沙》,新聲迭出。孟蜀之《花間》、南唐之《蘭畹》,則其體大備矣。豈非共源同工乎?”除隋、唐、宋詞人及其作品介紹和論說外,《詞品》也涉及金、元、明的詞人及其作品,對后代影響深遠。

方志著作等身。楊慎在云南多年,對云南的整個地理環(huán)境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對不同地域的氣候差別、相同地方的古今氣候差別都進行了詳細考察和深入研究,歷盡千辛萬苦,專門編纂出《滇程記》《云南山川志》《南中志》等地方志書。這些著述有不少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例如,在大理時,他為了研究大理歷史,經(jīng)多方尋訪,才找到《白古通記》,但這本書是古白文的秘籍,他無法看懂,就虛心向白族人請教,經(jīng)過刻苦鉆研,終于弄通了古白文。接著,他又認真對《白古通記》進行翻譯和整理,并參校漢文史籍,編寫出《滇載記》這一部統(tǒng)記滇域原始及各部姓種類、較為系統(tǒng)的民族史志,被后世譽為是填補了民族史志空白的志書。據(jù)史料記載,嘉靖年間楊慎曾主持修過云南省志。明代簡紹芳等人編纂的《楊文憲公升庵先生年譜》載:“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正月,布政高公公韶(即布政高公韶)聘(楊慎)修《云南通志》,館于滇之武侯祠。時卿大夫有欲冒嗣潁川侯傅友德以覬世爵者,公不可……公遂去。”楊慎此次修志雖未竣工,但留下的未完成書稿,為后來李元陽編纂《云南通志》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楊慎的著作主要收入后人編訂的《升庵集》中。此外,他的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著名的《四庫全書》中收錄他的著作34種,內(nèi)容涵蓋經(jīng)部、史學、子部、集部。

楊慎雖然才華橫溢,但一生飽受磨難。他為人正直,不容于朝廷和權臣,屢次遭貶,被放逐滇南30多年,最后病逝于戍所,終生不得歸。仕途的坎坷、環(huán)境的險惡,沒有使他消極頹廢,他始終堅持正道直行、堅守人格風范,或寄情山水以詩詞歌賦詠懷言志,或研究經(jīng)學、方志文獻并悉心著述,在文學、史學等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給后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歷經(jīng)滄桑然不改初衷,窮且益堅而著作等身,“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既是楊慎對歷史時空變幻發(fā)出的感嘆,也是他曠達人生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