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旅融合激活昆曲傳承
來源:光明日報 | 黃靜楓  2023年08月30日08:33

1921年,昆劇傳習所的創(chuàng)辦拉開了20世紀以來昆曲傳承與發(fā)展的序幕。創(chuàng)辦之初,傳習所的發(fā)起、組織者就為他們的昆曲承傳事業(yè)做了一個清晰的定位:在繼承技藝的同時賡續(xù)凝聚在昆曲藝術中的雅文化。此后的半個多世紀,無論是在爭取民族獨立的語境中還是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浪潮中,作為舞臺藝術、娛樂樣式的昆曲都在努力發(fā)揮著它的文化功能。新世紀初,青春版《牡丹亭》更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東方文化審美的標桿。

新時代以來,在裝上了文旅融合的“引擎”后,昆曲的文化功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發(fā)。文旅融合為昆曲培養(yǎng)了一批年輕的“昆蟲”,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昆曲、喜歡昆曲,更愛上了昆曲背后的文化。與此同時,隨著抖音、小紅書、微信、微博等線上平臺的介入,數(shù)量更為龐大的線上游客群體逐漸形成,而他們又成為線下游賞時昆曲的潛在觀眾。

壹、昆曲在文旅融合中以多樣態(tài)呈現(xiàn)

和過去相比,昆曲不僅存在于專業(yè)院團、民間曲社、傳承機構中,它還普遍出現(xiàn)在各種旅游場所和體驗項目中。昆曲演出走出劇場,走進園林、廳堂,一系列集山水園林游賞與觀戲聽曲于一體的沉浸式昆曲演出推出。代表作品有上海青浦朱家角課植園實景版《牡丹亭》、蘇州昆劇傳習所實景版《游園驚夢》《玉簪記》、蘇州滄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記》等。、

這種“沉浸式”演出是目前昆曲融入旅游項目中實際成效最佳的一類,獲得了經濟效益和非遺文化傳播的“雙贏”。園林和昆曲存在著深厚的淵源,不僅很多昆曲經典故事就發(fā)生在園林中,而且園林也是欣賞昆曲的絕佳場所,選擇中國古典園林作為結合點無疑是明智的。

近年來,以昆曲為主題的各類紀念館、博物館、體驗館相繼建成。這類場館不再單純通過陳列實物、圖片、影音資料介紹昆曲知識,也會定期邀約昆曲演員登臺演出,并向游客提供參與機會,讓他們零距離接觸昆曲的服化、樂器、唱做。位于上海的江南曲圣紀念館于今年初正式開放,不僅結合多媒體技術對俞粟廬、俞振飛父子的昆曲事業(yè)進行展示,還設置了專門的演出區(qū)域讓游客親身體驗。

與其他的結合路徑不同,在江蘇昆山巴城鎮(zhèn),有一個“昆曲小鎮(zhèn)”。小鎮(zhèn)上昆曲主題街區(qū)、昆曲名人工作室、昆曲文創(chuàng)隨處可見,昆曲元素被充分提煉,以多種面貌出現(xiàn)在酒店床單上、墻面上、桌椅上、磚瓦上、門窗上……

很多針對青少年的昆曲游學體驗活動也應運而生,像蘇州昆山依托百戲盛典,開發(fā)昆曲研學旅游路線,通過經典欣賞、昆曲小課堂、模仿、手作等環(huán)節(jié),讓青少年在感受昆曲藝術之美的同時,對昆曲美學和表演體系展開思考。

還有“導賞式”活動,即在一些客流量大的歷史文化類景區(qū)建設聽曲場館,以昆曲導賞為主要任務。蘇州平江路伏羲會館呂成芳的“昆曲清口”是其中較有影響力的品牌。票友出身的呂成芳用動情、俏皮、通俗的語言向游人介紹昆曲,并輔之表演。她還將包頭、化妝、穿衣服等準備工作“開放”給游人,增加了游客的體驗感。

此外,在拙政園、網師園的“夜游園”活動中也會點綴一兩段昆曲表演。為了招徠游客,一些民宿也會安排昆曲經典唱段演出。

貳、高質量發(fā)展才能獲得永久生命力

普及昆曲,文旅融合功不可沒。但這些項目或活動中的昆曲,對游客而言,應該是了解昆曲文化的起點而非終點。僅僅在旅游場所重復、長期表演固定的曲目,會影響演員自身水平的提升。為應對大規(guī)模的游人,一些超負荷、低成本的表演也破壞了昆曲的審美。這些都可能會引起現(xiàn)場觀眾對昆曲的誤解。

專業(yè)、準確有水準的演繹是昆曲文旅融合長盛不衰的秘訣。位于上海古北社區(qū)的昆曲澎派藝術研習中心,就為游客呈現(xiàn)了專業(yè)化的昆曲體驗,截至目前已接待過全球八十多個國家數(shù)千人參觀游覽。

依托新技術、新材料推廣昆曲虛擬表演,也是未來可以致力的方向。比如,在圖書館、博物館中結合具體情景,利用全息投影、3D打印等技術,開展虛實空間混合敘事。它不僅可以解決真人演員緊缺、表演頻率不高的問題,也能帶動公共場館產業(yè)鏈條的升級。這不僅關乎昆曲良性生態(tài)的建構,也是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的題中應有之義。

此外,經典劇目為適應實景演出的需求,往往會被剪裁,但簡單的砍削容易對作品的戲劇張力和故事完整性造成傷害。實景演出的園林,很多時候只是作為一種不同于劇場的演出空間,傳統(tǒng)的觀演關系并沒有被改變。能否將情節(jié)融入園林,并盡量消除演員和觀眾之間的界限,升級沉浸系數(shù),應該是未來實景演出需要突破的瓶頸。

叁、跨界合作讓古老藝術擁有了新表達空間

作為文化的載體,昆曲只有獲得更多的觀眾,與更廣泛的人群進行交流,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傳播價值。昆曲文化傳播能力不斷增強的過程,實際也是它不斷“破圈”、不斷收獲受眾的過程。昆曲在文旅融合中的出色表現(xiàn),也為戲曲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文旅融合中,昆曲文化被富有創(chuàng)造力地開發(fā),更大程度地發(fā)揮著它之于其他領域、行業(yè)的價值?!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多年來,昆曲一直能夠吸引年輕人,恰是因為一直保持著“活”化的能力,面目日新地收獲更多觀眾、拓展更大市場、培養(yǎng)穩(wěn)定的接受群體。

昆曲如此,其他戲曲門類當然可以效仿。當下,以昆曲為代表的戲曲正突破原有生存狀態(tài)、原有組織結構,經過“提煉”“拆解”或“整合”,以另一種面目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我們現(xiàn)在常常提起的“戲曲+”,即“戲曲+說唱”“戲曲+搖滾”“戲曲+科技”等,正是對戲曲跨界融合的一種形象的表述。當戲曲劇種以另一種形態(tài)融入民族文化血液中不斷循環(huán)時,它的生命價值便具有了某種永恒的意義。

如此,戲曲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于“破”與“立”。不局限于原有的戲曲形態(tài),甚至打破固有的演出形式,進行跨界重組和融合,從而獲得新的藝術本體與新的文藝活動關系。

戲曲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因此,考察、分析、總結、謀劃戲曲“雙創(chuàng)”不再是一門“冷”學問,相反,因為具有了民族復興的出發(fā)點而極具現(xiàn)實溫度。而有效推進戲曲“雙創(chuàng)”的前提是達成一種共識,即要讓戲曲打破它原有的“圈”、舊有的壁障,走向更廣的發(fā)展空間。

(作者:黃靜楓,系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