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023年第3期|房偉:余山有余(節(jié)選)
魚的味道不遜于肉 / 空氣猶如新生嬰兒 / 環(huán)境羨煞蓬萊仙閣 / 食物真比景致還美。
——朱巧英 詩
1.小碼頭
一片小小的窄碼頭,一條紅漆烏頂?shù)妮d客船,一只長腳白鸛,優(yōu)美地掠過湖面,歡快地鳴叫,它扇動翅膀,又轉(zhuǎn)身飛去,在藍天上留下背影。太陽已升起,湖面披著碎成細絨的霞光,萬物在蘇醒,一縷微風,幾分慵懶,播灑無數(shù)悠閑?;丶业膷u民,高聲大氣地討論著橘子的收成,家長里短的趣事,不時爆發(fā)出爽朗笑聲。
船老大還沒有來。昨天加了微信,說要先送孩子上學,一會兒才能到。他們早在鎮(zhèn)上定居,島上還有老房,但也不常去住。他們原本開船捕魚,自從太湖禁漁,保護生態(tài),就改成開輪渡客船,一天兩趟,上午八點,下午四點,來往于鎮(zhèn)上與小島之間,也會有些游客,也不要費用,都有政府的補貼。
后面是一條現(xiàn)代化柏油公路,很難想象還有個小碼頭。沒有正規(guī)碼頭裝置,只有靠著湖岸鋪成的很多青磚,充當上岸的歇腳。湖面如鏡,湖水輕拍粗粗的纜繩和固定的救生設施,才有了點碼頭的意味。有人告訴我,這里靠近岱松村,又叫岱松碼頭。如果是夏天,還有村婦浣洗衣服,她們從家里拿來大包小包的衣服,蹲在湖邊洗。她們木質(zhì)的敲衣棒,女人手腕粗細,敲擊在衣服上,發(fā)出好聽的聲音。這樣的風景,也許才是古老江南水濱風貌吧。
碼頭對面是余山島,二十幾分鐘水路,余山島往北是胥口。碼頭南邊,是湖濱閘和東山賓館?,F(xiàn)在是深秋,登島的人不多,采茶季來臨,年輕人回島幫家里收茶葉,也有外地雇工干活,或茶商去收茶。那時小碼頭人山人海,渡船也會加開幾班,凌晨很早就有人在此等候上島。男女老少,熙熙攘攘,星光、月色和手電光閃成一片,有的采茶女,陽光還沒出來,早早地拿出遮陽帽扣在頭上。她們也愛美,為了保養(yǎng),腳上也會套上雨靴,但也有兩三人,保持漁民的傳統(tǒng),赤腳登船……
和等船的人閑聊著,船老大來了,是位身材中等的婦女。三十多歲年紀,穿著件花格子外套。她開一輛白色捷達,先到碼頭旁停車場,停好了車,再抱著一捆東西去開船。船不大,載客三十四人的樣子。里面有十張條桌,幾個空籃。船老大解釋說,她拿進的東西,是島上居民準備的,有吃的,也有用的,空籃則幫著把小島的東西運到鎮(zhèn)上,碼頭會有人接。
已經(jīng)二〇二二年了,這里的交通還如此不便,登島和離島,都要費一番周折。有朋友介紹,余山是蘇州為數(shù)不多的未開發(fā)的太湖小漁島。如果說漫山島開發(fā)較晚,這里似乎比之還要來得慢。這也使余山保持了更多原生態(tài)風貌。這里明清時期古建也保存了不少,戰(zhàn)亂等禍事,很少波及此。后來聽一位八十多歲島民講,抗戰(zhàn)時期,日本人曾坐著炮艇登過島,大家都躲在樹洞等地方,也安然無恙。
小船很快啟動,穩(wěn)穩(wěn)向余山方向開去。人漂蕩著,船劈開水面,濺起溫柔浪花和水沫,把頭伸出船窗外,立刻有新鮮空氣摸過來,撫得人舒爽萬分。深秋太湖,一片蕭瑟,藍天碧水,都是一往情深的寧靜,仿佛兩大塊被魔法洗滌過的大青玉,只有些許水草,像琥珀中的被時間定格的植物。人在城里,很少得見這樣的天和水,人總會對純凈安詳?shù)臇|西,保持一份心靈敬意。它們是慢的,干凈的,讓我們在快速碎片化社會,得到放松和喘息。
幾只灰鶴、須浮鷗,伴飛在行船左右,好似歡迎我們,展示著華麗的空中舞蹈。它們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翻滾,鳴叫,在水面叼走魚蝦,又結(jié)隊拉高,轉(zhuǎn)著圈飛走。它們的翅膀,帶著些許湖水,晶瑩閃亮,陽光下仿佛流星,轉(zhuǎn)瞬即逝。我向它們揮手致意。
據(jù)《東山鎮(zhèn)志》記載,余山,又名徐候山,長980米 ,寬430米,面積0.3平方千米,島上有兩個小丘,最高海拔46米,原有東灣和西灣兩個自然村,50多戶人家。余山島如今建制,只能算“生產(chǎn)組”,一個70多歲老主任管事,好在平時事情少,上傳下達,做檢查之類,還能應付。島上年輕人大多在鎮(zhèn)上買房,只剩下老年人。余山又被稱為“老人島”。余山是太湖最小的人居小島,不具備漫山島“大旅游”開發(fā)價值,但也有自身優(yōu)勢。從蘇州開車過來,沿著太湖大道,去東山方向,第一個看到的小島,就是余山。對面還有座著名“網(wǎng)紅大橋”——岱心灣大橋。按道理說,這里應開發(fā)得較好,但島上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狀況不好,這也造成了很多問題。
太湖生態(tài)島建設,如何在保持原生態(tài)基礎上,將小島變成“人間桃源”呢?
2.水上居士
八點二十五分,行船到岸。船老大飛快泊好船,岸邊的人,過來接東西,客人們也陸續(xù)魚貫而出。
有個女人向我們招手。五十多歲,短發(fā),花白頭發(fā)微微揚起,身體結(jié)實,胳膊粗壯有力,臉上的皮膚,黑色泛著紅潤,能看出常參加勞動。她滿臉笑意,眼睛亮晶晶的,有著常人難見的自信,以及觸目青山綠水,長年濡染而來的,活潑潑的“野氣”。
她就是朱巧英,余山島的傳奇女性,一個漁民女作家,一個特立獨行的女隱士,一個試圖在孤島打造博物館的女人。
你們來啦!她大聲問候,熱情伸出手,我握住她的手,分明感到那硬硬的老繭。
我通過吳中區(qū)作家葛芳介紹,聯(lián)系上了朱大姐。她在東山鎮(zhèn)也有房子,但天氣好時,就住在島上。她轉(zhuǎn)給我船老大的微信,告訴我登船的時間地點。為了陪我們,她專門抽出時間,帶著我和助手小劉四處轉(zhuǎn)轉(zhuǎn)。
她的步子很快,好似一陣風,我們緊跟在后面,她回頭看看,笑了兩聲,放慢了腳步,等我們跟上。我們自西向東,順著窄窄的小路走,映入眼簾的是塊紅色石碑:“余山島通電紀念碑”,落款單位是“蘇州市供電局”和“蘇州吳中區(qū)政府”,項目為“為民實事工程”,日期是“二〇〇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我們這才曉得,21世紀初,這座小島剛通上電,很難相信,經(jīng)濟發(fā)達的蘇州,有如此原生態(tài)之地?!澳銈兺娭埃砩宵c油燈?”我問朱大姐,又感覺這個問題很傻。我老家在山東油區(qū),自我有記憶起,就是用電的,沒有漆黑一片的夜晚感受。朱大姐說,她在20世紀80年代,跟著丈夫在島上當漁民,那時是用煤油燈,也用過煤氣燈。寂靜的夜晚,有煤油燈相伴,不如電燈亮堂,也是種別樣的漁村晚景。
余山面積不大,走一圈個把小時,路很窄,有的鋪著青石板,后山就是泥徑路,彎彎曲曲,積著些落葉,好似沉睡的小黑蟒。島上幾十戶人家,錯落在果樹和茶樹之間。果樹種得很密,橘子有黃有紅,滿滿地抱在枝頭,猶如開了一冠的寶石,煞是好看。銀杏長得高大挺拔,零星的銀杏果掉落地上,乳白的殼,不怎么堅硬,裹著薄薄外衣,生著極短的細茸,摸上去很舒服,嗅一嗅,有股略帶苦味的清香。
走了半小時,有些渴了,朱大姐給我們幾瓶礦泉水,說,村里沒自來水,從前大家喝湖水,后來東村打了口井,西村村民花錢,打了口小井,建起小儲水庫。水井里的水發(fā)黃發(fā)澀,味道不好,現(xiàn)在大家講衛(wèi)生,居民要從鎮(zhèn)上買大桶純凈水,用機動船拉來。從前每家每戶都有漁船,登島離島還方便,如今沒了漁船,只有幾艘有許可證的機動船。島上買些現(xiàn)代東西,要用船一點點拉。整個村子只有一家小賣部,東西也比鎮(zhèn)上貴許多,可人工成本在那里,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我趕緊去買了幾瓶水,做了點貯備。
一塊凸出的巖石,龜背一般,很是光滑,坐在那里,可以望見碧波蕩漾的湖面,些許水葫蘆和碎石,依附在巖石旁邊。湖水極清澈,有陽光的地方,湛藍可愛,陽光弱的水域,則碧綠宜人,風吹水擺,拍打在大石上,好不愜意。據(jù)說原本岸邊有棵池杉,葉子茂盛,正好給巖石上的人遮擋陰涼。夏天游客到這里,都要坐在石頭上喝茶聊天,一鬧就是一個中午,某年臺風過境,毀了那樹,只剩下巨石孤獨留守。
我們休息時,她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家鄉(xiāng)在東山附近的村子,老父做過村支部書記,20世紀70年代初,當過全國模范,被遴選為漁民代表,進了人民大會堂,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她從小就對太湖有很深的感情。她的丈夫是余山島的漁民。她高中畢業(yè)后,留在村里教書,為了丈夫,她放棄工作,來到了余山。她從小喜歡寫文章,后來雖然不當教師,可還是在打魚之余,在桌前寫寫畫畫,有時寫得得意,也大聲朗誦。她取了個別號——“水上居士”。
她說,想整理寫的詩歌和散文,就站在太湖邊朗誦,做成音頻錄音。她還說,別人體會不到她對太湖的感情,只有她才能把文章里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結(jié)合她自己的經(jīng)歷,朗誦時才會熱淚盈眶。
她說話又急又快,講到榮譽時,眼睛也亮晶晶的。她寫呀寫呀,出了幾本書,《水草花》《重返太湖》《蘆言葦語》等散文集反響不錯,中短篇小說集《多淚的碼頭》、長篇小說《望湖閘》,也引起了讀者對漁島生活的好奇。過世的原蘇州作協(xié)主席陸文夫先生,多次寫信給她,鼓勵她好好創(chuàng)作。1997年,中央電視臺攝制組來太湖拍攝,朱巧英被推選為漁民代表。她和父親一樣,都成了太湖漁島的驕傲。她記得當年采訪的一些趣事。人家看小島條件簡陋,問她苦不苦,她笑著和人家說,我們這里特別美,有水,有魚,有果樹,不苦的!后來,吳縣和市里的領導聽說這個消息,也來慰問她,問她是否需要解決困難。她也很自豪地拒絕了。她能靠自己面對生活的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時光過得很慢,又仿佛過隙白駒,不留痕跡。她頑強地寫了一年又一年,發(fā)表了很多作品,始終沒能再進一步,成為職業(yè)作家,也沒有因為創(chuàng)作,脫離漁民身份。她不后悔。她愛這小島,愛這太湖,愛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說,一個人有塊土地,有片水,就是最大的幸福。她在后山承包了果園,也曾在島旁搞網(wǎng)箱養(yǎng)殖。生活一點點好了,但也不是太好,總有意想不到的挫折。太湖禁漁,為了保護這片美麗的湖,她忍痛主動上交漁船。果園收成一般,人工又貴,每年要為賣果操心。十幾年前,她又想在島上養(yǎng)羊。湖邊放羊,本是浪漫一景,但有一年大雪,壓垮了羊舍,羊吃的飼料貴,管理又煩瑣,最終她又折了不少本,鎩羽而歸。
她還是風風火火勞動,不停寫著,除了一支筆,她還擁有“水和土”。艱苦的勞作,讓她鬢角染白,皮膚黝黑,可擋不住蓬勃自然的生命力,朋友來余山,她都幫著張羅,有文友對她說,一定要把熟悉的太湖寫深寫透,這里的大自然,能寫一輩子。她表示贊同。
3.一個人的博物館
我們談著天,緩步繞島徐行。島的南端,有個小寺院,黃墻黑瓦,剛翻修過不久。我問島民,相傳寺明代就有,“文革”時期,拆除了,只剩下地基,當時叫“復興庵”,也有幾十名和尚。寺院拆除后,和尚被遣散了,有的僧人離開時已八十多歲。
看了插在燭臺前的高香,我們繼續(xù)前行。終于來到朱大姐的“小洞天”。雖然她稱贊自己居住的地方,但這實在是簡陋的住處——湖邊搭起的板房。上去要踩著條木鋪成的短梯,胖子走上去,梯子就顫巍巍的,發(fā)出“吱吱呀呀”的響聲,不禁讓人擔心。板房西邊,有一張舊沙發(fā)和鍋碗瓢盆等炊具。沙發(fā)上堆著些翻開的書。吃完飯,可以躺在沙發(fā)上,看湖景,曬太陽。房外面是一小塊菜園,菜園里有兩棵野生大桑樹,也有幾十年歲數(shù)。
“小洞天”不遠處,有一處某集團投資的高檔民宿,漂亮的兩層白樓外面,是茵茵的草坪,草坪有我們熟悉的現(xiàn)代田園裝置,歐式風格的秋千吊椅,野營的綠色小帳篷,兩排鑲嵌鐵鉤的銅制烤爐,還有野外拓展訓練的各種裝備。
不過幾百米,似是兩個世界。資本對小島的改造,帶來商業(yè)和便利,也改變了原生態(tài)風貌。我問朱大姐,是否羨慕那些人。她淡然說,種種菜,修剪果樹,渾身出透汗,特別自在,撿拾散養(yǎng)的鵝蛋,做粗菜淡飯,再讀讀書,看看美景,還要求些什么?
真正愛自然的隱士,才能在湖水和小島之間,找到心靈的大自在。
朱大姐聽說我血糖不穩(wěn)定,執(zhí)意摘了桑樹葉讓我泡茶喝。說著,一只花貍貓,機警地從房頂一躍而下,消失在籬笆旁的野花叢中。我又聽到嘎嘎叫聲,回頭看去,一群大白鵝,搖搖擺擺,向菜園旁柵欄走去。領頭的白鵝,高大威武,額頭胖紅的一團,仿佛小娃的腳后跟。大鵝走出六親不認的瀟灑步伐。朱大姐介紹,它就叫“將軍”,是只頭鵝,喜歡操心,能監(jiān)督其他家禽回家。鵝群后面,有幾只小心翼翼的麻鴨,一群嘰嘰喳喳的母雞??蓯鄣膷u民,它們“唯鵝首是瞻”,走回恬靜的家園……
朱巧英也講到島民的難處。年輕人搬走了,留在島上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她為照顧這些人,找了殘疾村民照看果樹,讓女兒在果樹和茶葉收獲時,幫村民在網(wǎng)上售賣。島上人工費不便宜,修理枇杷、楊梅,男的一天要200元左右,女的也得150元。一些技術(shù)工,甚至250~300元一天。農(nóng)忙時,島民請不起外雇工,只能自己咬牙,加班加點干活兒。2022年柿子大豐收,可價格跌了不少,采摘也成了麻煩,有的人家,忙了半個月,賣柿子的錢,不夠人工費用。登島太不方便,物流商不愿來,老年人不會利用網(wǎng)絡進行營銷,銷售渠道不暢,讓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島,吃了不少苦頭。
即便如此,朱巧英還是“守”著余山島。她不愿住在鎮(zhèn)上。女兒原在市里觀前街開了專賣店,由于經(jīng)營困難,也回到家鄉(xiāng),一邊炒股,一邊幫著母親打理島上事務。朱大姐幫助島民搞民生,但最大的心愿,還是把余山變成生態(tài)文明意義的“世外桃源”,既能保持淳樸原生態(tài),又能解決民生問題。對于這類太湖小島,開發(fā)民宿,搞旅游經(jīng)濟,似乎是唯一出路,島上也有幾家高檔民宿,也帶來不少問題,有一對上海夫婦,非常喜歡島上風光,在這里租了房子,但由于生活不便,來的次數(shù)也不多。朱巧英給出的方案,是把余山島打造成一個宣傳漁業(yè)文化的半自然公園。
興之所至,她帶我們來到一個有些頹圮的大屋。這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老房,現(xiàn)在屋主早移居鎮(zhèn)上,沒有整修,暫時把屋借給朱巧英放東西??臻g很大,像個破舊大廠房。她夢想在這里,建成“漁業(yè)博物館”,為此,她利用微薄的收入,不斷收集著各種慢慢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漁具”。
打開屋門,歷史的塵埃,迎面而來,在陽光下緩緩升騰,一股湖水氣息,帶著無數(shù)漁歌與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曠簡陋的老屋。目光所及,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著各種物事,平靜地看著我,等待我的到來。那里有各種精巧的魚簍,刮魚刀具,奇特的漁網(wǎng),船用小篷與葦席,粗粗的櫓桿和纖繩,蕩船用的竹梢,船上照亮的煤油燈,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琳瑯滿目的東西。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半條破舊的小船。它殘缺不全,但船底干涸的湖泥,船身蚌殼的痕跡,又顯示著豐富的歷史信息。
過去,漁民是一種職業(yè),捕魚,載客,運貨,幫人看蕩,船和水緊緊聯(lián)系著生活。有的漁民甚至不愿登陸,生活也喜歡蕩在湖里??扇缃?,隨著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載客與運貨的營生,有了更高效的現(xiàn)代工具,生態(tài)保護而來的禁漁與限漁,也讓漁民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要說外地人不熟悉湖船生活,就是太湖土生土長的小孩,也會慢慢磨滅漁業(yè)的生活經(jīng)驗。人類要如何挽留美好記憶?如何在進步之中,最大限度保持原生態(tài)環(huán)陽光熾熱,太湖水面平靜,一層氤氳水汽,緩緩升騰其上,無數(shù)蘆葦在微風中嗚咽,成群的灰椋鳥,驚飛而起,讓人心醉神迷。我衷心祝福朱巧英,早日辦起漁業(yè)博物館。盡管,我也明白,這期間有諸多困難,可我還是熱切期待那一天。
你知道為何余山叫這個名字?朱巧英問我。
我搖頭,她說,余山島又瘦又長,像一條大白魚,島上兩個小山,適合打魚曬網(wǎng),島原本叫“魚山”,后來傳著傳著就叫了“余山”。對于現(xiàn)代都市,我們就像“多余之地”,但我們這個“余”,還是“有余”的意思,物質(zhì)生活恬淡自然,精神自然“富余”啦。
我不禁翻看起她送我的散文集,那里講述了很多余山島的故事:春天,蒿草與蘆葦,就像一根根嫩嫩綠綠的手指,滿湖都是,宣告著春的來臨;夏天的蒿草,蓬蓬勃勃,把船都擋住了,魚蝦隨手可見,似乎又隨手可捉;秋冬,蒿草和蘆葦金黃閃亮,娘娘割下最挺拔的蘆葦,劈開最壯實的葦稈,編織最漂亮的葦席……
……
全文見《芙蓉》2023年第3期
【作者簡介:房偉,1976年出生于山東濱州,現(xiàn)執(zhí)教于蘇州大學文學院。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在《收獲》《當代》《十月》《花城》等發(fā)表長中短篇小說數(shù)十篇,并入選各大排行榜。著有學術(shù)著作《王小波傳》等7部,長篇小說《英雄時代》《血色莫扎特》《石頭城》,中短篇小說集《獵舌師》《小陶然》。曾獲茅盾文學新人獎、百花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