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顧炎武:藏身報國寺的一代大儒
來源:北京晚報 | 岳強  2023年09月13日08:16

今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誕辰410周年,在顧炎武“北漂”的日子里,報國寺是重要的一站。走進報國寺,只見西側(cè)門呈月亮造型,兩廂刻有金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頂部也有四個金字——顧亭林祠。顧亭林,即顧炎武,因其家鄉(xiāng)的故居旁邊有湖泊名曰“亭林”,人們尊稱他為亭林先生。

從月亮門東側(cè),可以望見亭林先生的銅像以及銅像后面的竹林,這位亂世中的一代大儒仿佛站在月亮里,心事重重地思考著家國命運??途訄髧碌娜兆永?,他完成了其大部分著作。

不忘故國潛心學問

與黃宗羲、王夫之、唐甄并稱“四大啟蒙思想家”的顧炎武,本名顧絳,字寧人,南直隸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人。顧炎武自幼博聞強記,并以岳飛、文天祥、方孝孺為人生偶像。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中說:“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經(jīng)師,而且是人師?!?/p>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后,亭林先生將自己的名字由顧絳改為顧炎武,因為他仰慕文天祥的門生王炎武。更名意在明志,他在昆山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抗清活動,但明朝大勢已去。

明朝滅亡后,顧炎武在自家門前懸掛一塊紅色蔓菁,里面塞上蒜青,后面的白布上寫有“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為清朝效力。他曾六次徒步從家中前往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寄托故國之思,累計行程數(shù)千里,不辭跋涉之苦。然后,他將昆山的家產(chǎn)悉數(shù)變賣,辭別故里,一去不歸。在20多年的北游生涯中,他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等地。旅途中,騾馬馱書隨行,隨時將書中內(nèi)容與所見所聞進行核對,實地考察后勘誤。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是不折不扣的踐行者。

世事茫茫,顧炎武把對故國的懷念化作對學問的執(zhí)著,而豐富的閱歷和廣博的學識使他著述頗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顧炎武全集》收錄了他的存世作品34種,包括經(jīng)部9種、史部17種、子部5種、集部3種,約1200萬字。代表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含《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韻補正》《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他對經(jīng)史百家、音韻訓詁、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以至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水利河漕、兵農(nóng)田賦、經(jīng)濟貿(mào)易等均有造詣。在音韻學方面,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將古韻分為十部,闡明音學源流,剖析古韻部目,可謂承前啟后,堪稱古音學的奠基者。在文學方面,以詩見長,存世各體詩412首,包括徐嘉《顧詩箋注》的《集外詩補》中收錄的4首佚詩。他的詩歌憂世傷生,似有杜甫遺風。

帶著對故國的思念,顧炎武曾兩次到昌平的長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思陵哭吊明思宗朱由檢。他的足跡遍及昌平的山山水水,寫下了《昌平山水記》一書,對昌平的建制沿革、風景名勝、文物古跡、自然地理、民間習俗等進行了詳盡介紹,為后世留下了一份考據(jù)準確、脈絡清晰的珍貴史料。

當年,顧炎武的才學遐邇聞名。他客居報國寺時,在朝廷做官的文學家王士禎曾去拜訪,并心血來潮地請他背誦古樂府《蛺蝶行》。那首短詩雖然只有56個字,但生僻難記。使王士禎感到驚訝的是,顧炎武脫口而出,一字不落地背了出來。

亂世中的顧炎武手不釋卷,沉醉于詩書學問,終成一代大儒。

悲憫蒼生心憂天下

在顧亭林祠游廊的墻壁上,鑲嵌著一些書法作品石刻,均為顧炎武的經(jīng)典名言,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作為一代大儒,顧炎武治學以“明學術(shù),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為宗旨。

他反對雕琢辭章、綴輯故實的無用之學,倡導“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的學術(shù)理念。在他看來,學問之道,貴在明道淑人,撫世宰物。這種經(jīng)世致用的學術(shù)主張,以及他在眾多學術(shù)領(lǐng)域的成就,終結(jié)了晚明空疏的學風,開啟樸實學風之先河,對清代學者產(chǎn)生了積極有益的影響。他認為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主張“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的“利國富民”、“善為國者,藏之于民”思想,具有早期民主啟蒙色彩。

顧炎武纂輯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敏銳地關(guān)注到土地兼并及賦稅繁重不均等社會積弊,指出“世久積弊,舉數(shù)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以至出現(xiàn)了“有田連阡陌,而戶米不滿斗石者;有貧無立錐,而戶米至數(shù)十石者”的情況。在他所撰寫的《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郡縣論》中,探索了造成社會積弊的根源,表達了實行社會變革的強烈愿望。他指出“郡縣之弊已極”,癥結(jié)在于“其專在上”,初步觸及到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提出了變革郡縣制的要求。

在《日知錄》中,他開宗明義:“意在撥亂滌污,法古用復,啟多聞于來學,待一治于后王”。他認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貧”,因而“有道之世,必以厚生為本”。他希望百姓擺脫貧困,實現(xiàn)“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對于社會財富分配,他說:“民得其利,則財源通而有益于官;官專其利,則財源塞而必損于民。”他認為自萬歷中期以來,由于“為人上者”唯利是圖,造成了“民生愈貧,國計亦愈窘”的局面。因此,他主張“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國強。

顧炎武“明道救世”的經(jīng)世思想,突出體現(xiàn)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字警言。他所說的天下興亡,指的是天下蒼生的生存和中華民族的延續(xù)。為此,他一生奔波勞碌,上下求索,即使在病中,仍然呼吁“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他悲天憫人,以滿腹經(jīng)綸為天下蒼生代言,受到世人景仰。

文人祭祀報國志士

位于西城區(qū)報國寺前街1號的報國寺,始建于遼代,明成化二年(1466年)及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1997年,報國寺開辟為收藏市場,并對公眾開放,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顧亭林祠位于報國寺西南面,原為禪房,因顧炎武曾在此居住,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改建為顧亭林祠。

歷史上的報國寺香火旺盛,還曾是北京最大的舊書市場,文化氛圍濃厚。在清代,有不少詩人、詞人、詩詞理論家、文學家、戲曲家、書法家、收藏家、學者、金石學家等文化名人經(jīng)常光顧報國寺舊書市場,譬如孔尚任、王漁陽、朱彝尊、翁方綱等。由于報國寺地處皇城外知識分子聚居的核心區(qū)域,順理成章地成為宣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顧炎武第一次來到北京。此后,在他北游的25年中,多次往返京城,而在京期間,他的主要居住地是報國寺。在那里,他可以淘到心儀的古籍,還可以結(jié)交眾多文化名人。另外,寺院清靜,適合著書立說。據(jù)史料記載,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報國寺完成的。顧炎武寓居報國寺,也許還有更深的寓意。他從祖籍江蘇昆山出發(fā)游學北方,行程三萬余里,著作千余萬字,意在傳播他的天下觀,探索百姓安居樂業(yè)之路。就是說,他一直在為“報國”奔走。而報國寺的寺院名稱,剛好與他的抱負相契合。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北游途中的顧炎武在山西友人家去世,享年70歲。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翰林院編修何紹基、貢生張穆等發(fā)起修建顧亭林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春,顧亭林祠落成,共有南中北三座院落。當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八日(顧炎武生辰),儒臣學士們在顧亭林祠舉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動。此后,每年舉行春秋佳日祭和生辰祭,還有許多不定期的特祭。這種民眾自發(fā)的祭祀活動延續(xù)了80多年,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現(xiàn)象。

每次祭祀,參與者均簽寫“題名錄(簽名)”,并賦詩作文,還有現(xiàn)場作詩唱和及書法繪畫等文化雅集活動,主辦者將活動內(nèi)容及題名、詩書畫等歸檔保存。然后,匯編成《顧祠會祭題名卷子》,共匯編了4輯,卷首有顧炎武肖像。影印出版后,分發(fā)給參與祭祀者,使其得以傳世。參與祭祀者中,有人編寫《顧炎武年譜》,嘉慶到道光年間,問世的顧炎武年譜多達6種;有人點校、注釋顧炎武著作,從顧祠建成到光緒年間,約有94位名家撰寫了百余種解讀顧炎武著作的書籍。

當時,京城文化界出現(xiàn)了顧炎武熱,而顧亭林祠成為文人雅集場所,人們虔誠地懷念這位胸懷天下的報國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