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卡爾維諾誕辰100周年|“看得見的城市”
來源:澎湃新聞 | 閆力元  2023年10月16日08:51

《看不見的城市》是卡爾維諾的代表作之一,這本小說用奇幻莫測的筆調展開了“關于現(xiàn)代城市的討論”,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關于不存在的城市的想象。對于卡爾維諾本人而言,“城市生活”的確是他生命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意象,他不像他筆下生活在樹上的男爵,他生活在城市中,不同的城市代表著不同的空間感受,交織成他的整個生命。他的隨筆、采訪以及小說中,最常提及的地方,包括意大利的圣雷莫和都靈、法國的巴黎以及美國的紐約,各自代表了他不同的“家鄉(xiāng)”,是他“看得見的城市”,也是他生命的不同側面。

《看不見的城市》(卡爾維諾百年誕辰紀念版)

意大利的圣雷莫與都靈,是卡爾維諾成長和工作的地方,盡管他“生于美洲”,但毫無疑問,卡爾維諾的一生以“意大利人”的面貌出現(xiàn),“意大利”是他行動的場所。他一生中對于政治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與政治的距離也忽遠忽近,但始終未曾脫離政治,而“意大利”正是他一切現(xiàn)實關懷的首要對象和政治行動的場所。

卡爾維諾生于1923年,他童年成長于意大利北部的圣雷莫,在當時,圣雷莫是一個世界城市,“遍地都是老派英國人、俄國大公、其他國家各種稀奇古怪的人”。這一情況被墨索里尼和他的納粹政權中斷,卡爾維諾的青年時期剛好趕上了意大利、德國同盟發(fā)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他在二戰(zhàn)期間形成了堅定的反法西斯信仰,并于1944年加入意大利共產(chǎn)黨,參與了同納粹法西斯分子的游擊戰(zhàn)爭。他同政治的緊密關系一直持續(xù)到1957年。此后,他對于“政治”在他生命中的位置進行了重新思考:

這些事件讓我與政治漸行漸遠,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政治在我內心占據(jù)的空間較之以前小了很多。從那時起,我不再認為它是一項包羅萬象的活動,我也不再相信它。如今,我認為政治在記載社會通過其他渠道表現(xiàn)出來的事物時總是蝸行牛步,同時,我認為政治時常會實施一些過度和欺瞞的行為。

盡管結束了他所謂的作為政治上的“職業(yè)軍人”的生活,但卡爾維諾的一生其實從未徹底地遠離政治。早年他參與政治的方式主要是作為意共黨員的行動以及在都靈的《團結報》作為記者發(fā)表言論,1960年代以后,他給世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一個獨立的作家和文化知識分子,但同時——盡管可能內心并不愉悅——他仍會偶爾對政治發(fā)表看法?;蛟S他將此視作一種義務。他關注越南問題、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以及意大利國內的民主發(fā)展,直到他的晚年,他仍在發(fā)表有關社會和政治的文章,諸如1980年的《腐敗之地的誠實寓言》。

這些政治話題,即便包羅萬象,意大利仍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題,作為意大利的知識分子,他在意大利接受的采訪中,被問及政治話題總要多過其他地方。即使頗感厭倦,卡爾維諾仍然持續(xù)地承擔著他的公民責任。

1957年是卡爾維諾同政治拉開距離的時刻。就在同年,他出版了代表作品《樹上的男爵》,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已經(jīng)暗示了他同政治“拉開距離”的動機?!稑渖系哪芯簟分v述了一個生活在樹上的男人的故事,柯希莫男爵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但他對于貴族那一套虛偽的價值標準越來越感到厭惡,于是決定離開家庭,到樹上生活。他在樹上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和棲居地,他打獵、垂釣、戀愛,但同時他也參與了那個時代的戰(zhàn)爭與社會變革。對他而言,離開家庭,生活在樹上,才能真正投入“人群”。

卡爾維諾在1960年的采訪中如此解釋:“距離,才是價值所在。既需要遠離但又不能因此而放棄斗爭?!业哪芯羯钤跇渖希哼@就是我想如何看待有政治傾向的知識分子。”

打個也許并不完全契合的比方,巴黎就是卡爾維諾的“樹上”。1960年代末,卡爾維諾和他的家人定居巴黎,他本人往返于巴黎和都靈,一邊是平靜生活,一邊是工作和政治責任。在意大利時,他必須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承擔相應的責任,而當他置身于巴黎,他可以首先作為一個“隱士”。這就像是柯西莫世界里“樹上”和“樹下”的區(qū)分?!皹渖稀笔撬臈又?,但他一切行動發(fā)生作用的場所,仍然是在“樹下”的現(xiàn)實世界和人群之中??柧S諾定居巴黎,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避開一點‘居民’作家越來越難以擺脫的那些連續(xù)不斷的麻煩事兒”。

卡爾維諾在隨筆、采訪中常常談論“巴黎”對他的獨特意義。不同于巴黎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巴黎對他而言更多是一個平凡的棲居地,塞納河、巴黎鐵塔、盧浮宮,這些鼎鼎有名的地點,對一個過客而言,或許是巴黎的全部,但對卡爾維諾而言,幾乎微不足道。巴黎對他而言是生活的場所,意味著買報紙、法棍面包和奶酪的地方,陪女兒去的植物園,電影放映室和博物館。他甚至很少出門,巴黎是一個隱居獨處的場所,在這里他獲得寫作必需的內心平靜。同時他可以在他的“樹上”隔著一點距離觀望意大利。對卡爾維諾而言,巴黎與都靈之間一小時的航程,正是他同現(xiàn)實之間的合適距離。

意大利是卡爾維諾客觀上的“故鄉(xiāng)”,巴黎是他的“家”和“棲居地”,這都很好理解。同時,卡爾維諾還曾說過“紐約”是他的“家鄉(xiāng)之一”,盡管他在紐約居住的經(jīng)歷遠遠少于巴黎和意大利。這些城市都是卡爾維諾的“家鄉(xiāng)”,但它們之間毫無疑問存在著巨大的差別。“紐約”對于卡爾維諾,意味著輕松、簡單和純粹生活,他在1960年的隨筆中寫道:“我愛紐約,愛是盲目的,也是無聲的?!蓖甑囊黄稍L中他說道:美國“深深地吸引著我,同時也有很多理由讓我愛它,給我留下一種處于另一星球的模糊感覺”。

紐約是卡爾維諾處于“另一個星球”的最遙遠的“家鄉(xiāng)”,越遙遠,想象成分越多,也越少需要考慮現(xiàn)實的問題。即便卡爾維諾是一個“巴黎隱士”,但同處歐洲,巴黎仍然比紐約距離他的現(xiàn)實行動更切近。1960年的一次采訪中記錄了一件瑣事,生動地反映了這種區(qū)別。背景是卡爾維諾在采訪中遲到,他跑著前來赴約,見面后說:

請您原諒。我非常抱歉,但您會理解我的——午餐時我碰到了薩特。我剛從美國回來,在那兒的半年里我從未聽說‘意識形態(tài)的對話’。而就在剛剛,我剛到,薩特就給我解釋歐洲左翼的新形勢……

拉著人講“左翼形勢”,固然很符合我們對薩特的刻板印象,但在1960年,早已進入冷戰(zhàn)時代,又誕生過麥卡錫主義的美國,顯然并不是沒有“意識形態(tài)對話”。卡爾維諾之所以有這個感受,或許同他“異鄉(xiāng)人”的身份密切相關,他在紐約無需承擔故鄉(xiāng)土地上所背負的那些政治和道德責任,他“無須盡任何義務”,大概也的確無需關心那些在本地重要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

將“紐約”視作“家鄉(xiāng)之一”的卡爾維諾,顯示出他身上最天真溫暖、最活躍、喜愛新鮮事物的一面,他的作品也帶給人這樣的體驗——他幾乎都在嘗試新鮮的技巧和結構。他對美國的態(tài)度,明顯不同于那個時代歐洲知識分子的流行態(tài)度,那時如果一個歐洲知識分子談起美國,大抵總免不了幾句尖酸的評論,美國通常給人沒文化、粗鄙的印象??柧S諾明知他的同行們的評價,但他仍不帶偏見地去了解這個陌生的國度,熱情洋溢地書寫它,不帶有一絲一毫的傲慢——盡管他免不了以一貫的風格在日記中記錄了諸多諷刺小品。他謹慎地看待美國社會的“速度”與“效率”,但不進行刻板的批判,而是沉浸其中,觀察這種“完美效率”與“享受生活”的背后各式各樣的幸福標準。他在美國最重要的活動是認識盡可能多的美國人,并同他們交流,他以令人贊嘆的開放胸懷去了解一個新興的世界。他對美國社會各方面持有的態(tài)度,總體上是樂觀和積極的,這是他性格中底色最明亮的一面:像孩童般對世界充滿好奇。

一個人的一生被時間與空間標記,人所處的一切空間,交織成了他的整個生命。在卡爾維諾的生命里,意大利的圣雷莫與都靈代表了他早年積極行動的身影,對世界的介入;巴黎代表了他對內心和諧的追求,在平靜和獨處中,他創(chuàng)造了永恒的作品;紐約則是他最無負擔的一面,有著孩童般的好奇與明亮。在這些“看得見的城市”之中,隱身于作品之后的作家的身影顯現(xiàn),同樣輕盈、有趣,像宇宙一樣,神秘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