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牡丹亭》:原來“姹紫嫣紅”曲 
來源:海南日報 | 楊 道  2024年02月20日08:23

“因情成夢,因夢成戲”,中國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凝聚畢生心血創(chuàng)作的“臨川四夢”以其深邃的思想內涵和美學意蘊,成為世界戲劇中的瑰寶。其中,又以《牡丹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被認為是中國戲劇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

程硯秋和俞振飛拍的《牡丹亭》宣傳照(1937年)

程硯秋和俞振飛拍的《牡丹亭》宣傳照(1937年)

梅蘭芳演繹昆曲《牡丹亭》時的扮相

梅蘭芳演繹昆曲《牡丹亭》時的扮相

《牡丹亭》自誕生400多年來,幾乎成為昆曲的代名詞,且自誕生以來一直到民國,出現(xiàn)的版本達百余種,珍稀版本達20多種。2004年4月,戲劇家白先勇攜手蘇州昆劇院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并進行巡演。該劇迄今已在海峽兩岸及海外演出近500場,今年3月將開啟20周年慶演。這個消息使得昆曲《牡丹亭》再一次回到了眾人的視野。

史上著名的戲曲傳奇

《牡丹亭》為湯顯祖所撰《牡丹亭還魂記》之俗稱,言杜麗娘柳夢梅事,為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傳奇之一。近些年來,國人常以湯顯祖與英國莎士比亞并稱,除二人都是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湯顯祖《牡丹亭》的影響,使得國人以湯氏為中國傳統(tǒng)戲劇之代表。而在半世紀前,國人大多以關漢卿與莎士比亞并驅,則是因彼時注意于《竇娥冤》之人民性,而現(xiàn)今或更關注文學性及人性。

在沈德符《顧曲雜言》中,有此一說“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此斷語為《牡丹亭》評論之經(jīng)典。一是確立了《牡丹亭》在戲曲史上的地位,即上續(xù)《西廂記》,下接《紅樓夢》之文學經(jīng)典譜系。二則證實了《牡丹亭》彼時之影響,并確立了后世評價《牡丹亭》的基調。

當代研究昆曲的學者、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均認為,在明代中后期充滿爭辯的語境里,湯顯祖的思想趨于“異端”,他師從于明代哲學家、文學家羅汝芳,受高僧達觀影響,他提出“情”之說,以對抗主流之理學。這一點,由《牡丹亭》的“題詞”可窺見端倪: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在陳均教授的解讀里,這段文字是湯顯祖《牡丹亭》的題旨,即是“情”與“理”的關系。事實上,在《牡丹亭》中,杜麗娘生死之間的“三生之情”,恰是湯顯祖思想的塑造歷程。有研究者稱,此劇的藍本,并非“題詞”里所言之事,而可能來自話本,如《杜麗娘記》。但話本《杜麗娘記》不過是一出普通的才子佳人的類型劇,其生死轉換,也并無驚奇之處。其最終能由庸常的《杜麗娘記》升級為極富藝術含量的《牡丹亭》,全在于湯顯祖充滿想象力的改寫,增添了諸多奇詭細節(jié),從而造就一部驚心動魄的傳奇。

愛情并非核心主旨

《牡丹亭》大約于萬歷二十六年寫就,之后迅速流傳開來。其創(chuàng)作者湯顯祖正身處宋明理學的籠罩中,對“至情”的謳歌,似乎是最可行的路徑,故而《牡丹亭》特意凸顯了因夢生情的愛情線索。但很顯然,它并非該劇的核心主旨,而是一種來自觀眾的自然選擇。其時的湯顯祖已經(jīng)49歲,藝術思想與理念都已成熟,在此情境下創(chuàng)作的《牡丹亭》,自然不是“愛情”兩個字所能涵蓋的。譬如杜麗娘破棺而出、死而復生,剛烈且充滿抗爭的意味。昆曲學家陸萼庭就曾根據(jù)《申報》和《字林滬報》上的廣告得知,清末上海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尚有《勸農(nóng)》《學堂》《游園》《堆花》《驚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問路》《吊打》《圓駕》等十二折。其中《勸農(nóng)》以老生當行,如今已經(jīng)鮮少看到;《問路》以凈、丑當行;《吊打》以小生、老生當行。這一論述或許可以給《牡丹亭》的后繼研究者予以新的啟發(fā)。

在過去各種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剝離了湯顯祖筆下另外兩條貫穿線,也幾乎很少能夠令人領悟到杜麗娘和柳夢梅所處具體時代的背景。事實上,湯顯祖在《虜諜》《牝賊》《繕備》《淮警》《移鎮(zhèn)》《御淮》《寇間》《折寇》《圍釋》等諸多篇幅中都鋪排出金朝屢犯南宋邊境、戰(zhàn)亂頻發(fā)的現(xiàn)實背景,此外,《謁遇》《耽試》等還直白披露官場的政治生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昆劇團多年來探索《牡丹亭》的各種演出版本,幾代藝術家的理想,都是讓《牡丹亭》有朝一日全本復原。終于,由已故劇作家王仁杰刪減整理、郭小男導演的全本五十五出《牡丹亭》,于2023年3月在北京上演,讓觀眾在生旦的愛情主線之外,還能看到大金皇帝完顏亮、投降金朝的李全和吃醋的楊婆這些異族或投降異族的人物形象,以及如苗舜賓、韓秀才這些影射明末官場文人樣態(tài)的角色,他們和杜麗娘生活在同一片土壤上。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安排,唯有看盡《牡丹亭》全本,才能發(fā)現(xiàn)湯顯祖創(chuàng)作的真義及其原作中更為廣闊的維度。

新詞傳唱《牡丹亭》

關于《牡丹亭》的流傳,湯顯祖本人曾有言“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牡丹亭》的傳播,也是一部傳奇。因其原非昆曲,但昆改本甚多,呂玉繩、馮夢龍、沈璟、臧晉叔等都曾作過改編。湯顯祖之異于他人處,在于文辭,音律為其短,甚至常有不合律之處。因而,閱讀《牡丹亭》之逸聞甚多,《紅樓夢》里甚至有林黛玉聽《驚夢》之“原來姹紫嫣紅”之曲的描寫。

《牡丹亭》甫一問世,便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獲得一個發(fā)財?shù)臅充N書目。所謂“《牡丹亭》甫就本,而識者已口貴其紙,人人騰沸”。從明代萬歷年間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種以上。這五花八門的版本,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全本”,即按湯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齊全;一類是改竄本,或刪、或并、或改,已經(jīng)改變了湯氏劇作的原貌。

湯顯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對《牡丹亭》感興趣,與王陽明不無關系。正德、嘉靖兩朝的交接時期,王陽明心學興起。王陽明將“良知”賦予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論證人人都有成為圣人的可能。王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反對盲目崇拜經(jīng)典和偶像,主張用自己的頭腦和靈明去審視一切。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王陽明心學像一顆精神原子彈。由它掀起的個性思潮沖擊了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它直接推動了晚明文藝領域尊情崇俗的風潮。在湯顯祖生活的晚明時代,俗文藝空前繁榮。小說、戲曲、民歌、說唱等都有輝煌的成果。在嘉靖、隆慶以后,昆曲成了文人雅士們追逐的熱門。文士們認真地讀《牡丹亭》,一本正經(jīng)地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見,還讓出版商把這些感想和意見刻在書里。

然而,在清代,已經(jīng)流行了一百八十多年的《牡丹亭》,卻遭到粗暴的刪改和抽撤,從那以后,出版的《牡丹亭》就再也沒有“全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