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陳巧珠:聽魚人的回眸微笑(2024年第13期)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wǎng)原創(chuàng)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jīng)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chuàng)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jié)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fā)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wǎng)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氨局苤恰钡脑u選以作品質(zhì)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wǎng)站發(fā)表作品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陳巧珠
陳巧珠,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寧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作品散見于《散文選刊.上半月》《福建文學》《臺港文學選刊》《廈門文學》等期刊。2016年《福建文學》新人新銳欄目特別推介,多篇作品選入文學作品集出版;著有散文集《故鄉(xiāng)的胎記》;在各類征文活動比賽中獲過多種獎項。
作品欣賞:
聽魚人的回眸微笑
突突突!小船依然從那片海域馳來。多少年來,我在這兒的岸邊目送,目望,這艘小船馳去馳回,可今天有著不一樣的感覺,那海特別藍,那浪花特別白,一浪接著一浪推來一陣陣輕爽。父親這次回到岸上,趁清海東風而回,這一回他再也不用枕著波浪入眠,再也不用聽魚聲而憂海田,再也不用看天氣而愁臺風。他可以看日出金光,可以賞碧波行船,安悅生活從此開始。
(一)
船泊岸,父親大步一跨,跨到我眼前,他看了看我,又轉(zhuǎn)身回顧與他朝夕相處了十幾年的海域。十幾年來,每天清晨,他就在這片海域中撈起日出時一片片金光,又在日落的霞輝里,把那些金光伴著餌料一桶桶投向這片海域中的網(wǎng)箱里。黃瓜魚,對,網(wǎng)箱里養(yǎng)殖的就是被代代三都人喚作金條的黃瓜魚。金光隱去,銀輝鋪海,父親枕著波濤,與漁排一同浸沐在銀光中,夜夜與黃瓜魚相守。
每一天的日子差不多,都是24個小時,父親每一天勞動的程序也差不多,可漁排上網(wǎng)箱里的魚則不同了,它們在魚苗時入網(wǎng),為覓食沉浮追波,慢慢地聽懂主人的腳步聲,隨主人東趕西趨,其陣如帥領(lǐng)軍,場面相當感人。漸漸地能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響,在靜靜的夜晚為主人哼著海上夜曲。一年過去,便是呱呱聲響,在這長大成熟的呼喚聲中,父親謀劃著它們的出路,一茬送去,再養(yǎng)一茬,十幾年下來,平展展的海,則長出島礁一樣堅守的情感。今天要上岸,這一回首張望能與尋常等同嗎?
(二)
樹高千尺總有根,情如海,波亦有種。父親雖毅然一步跨到岸上,可這一步有著拔筋抽根的痛苦。父親與三都島上一代代聽魚人一樣,滿懷對大海的深情,是因為黃瓜魚這個黃金般珍貴的情種遺下的。三都澳口小腹大,不僅僅只是個避風良港,也是孕育海中生靈的福地。黃瓜魚則是珍貴一族。文人墨客以金鱗軟玉膏喚之,漁民稱它是黃條,山里人以能嘗鮮而顯貴。
這樣一個金貴的魚種育出的情感,復雜、獨特、勁狠。三都聽魚人在出海時要備三牲五果,請法師做法事,鳴鑼開道迎海神,禮炮聲聲獻龍王,還會把出海的船支布陣列隊,瓜對出海(傳統(tǒng)捕大黃魚的木船為一對,民間稱為“瓜對”),這是何等莊嚴復雜的情感。到了大海,為求得黃魚,要敲竹誘魚,聽呱呱聲響,漁船歸行,岸上挑夫急往大街小巷、島內(nèi)島外趕去,這就很需要一股狠勁,狠到刮臺風一般,用最快的速度把新鮮送到,把金錢換回。也就是這情種還孕育出特有的誠信文化,只要人們把黃瓜魚掛到各家大門前,主人就得主動把碎銀送到魚販手中。這種情感是黃瓜魚獨有的,又是聽魚人代代相傳的,我的父親也自然割舍不下。
(三)
金貴的事物,往往會帶來一些劫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祭海出航的瓜隊船支那浮得高高的吃水線,也把人心浮起。海上歸來的聽魚人,帶著哭腔大聲喊著:大海沒有黃瓜魚了,怎么辦?一次次出海,專家也一次次考察,說:漁民就是魚,他們共生息,同命運,他們說海中已無黃瓜魚,是真的。若不保護,若再不想法辦法,黃瓜魚就將絕種于我們這一代。
這股風吹得急,也吹得狠,吹得三都島都在搖晃。情感與欲望搭手,那是最好的搭檔,終于有人研發(fā)出人工育種。這一成功,又在堅如磐石的黃瓜魚情感中,萌發(fā)了新的筍芽。人工養(yǎng)殖,保護官井洋黃瓜魚,就這樣三都澳的漁排與日俱增。2000年左右,三都澳新起了一座海上漁城:銀行、酒店、郵政代辦所、海上警務(wù)處、海上黨支部等,凡岸上社區(qū)有的漁排上都有,甚至歌舞廳、按摩店、泡腳屋也趁勢而上,那種繁華就是巨浪,一浪高過一浪。
一方面是黃瓜魚情節(jié),另一方面是看到左鄰右舍網(wǎng)箱養(yǎng)殖黃魚賺到了錢,父親于2003年舍下糧食加工的活兒,在橄欖嶼周邊圍了一片海,也養(yǎng)起了黃瓜魚。此時海上養(yǎng)殖可謂進入繁華期,父親的漁排與那些熱鬧區(qū)相比,宛如城市之郊,安靜地泊在島邊。雖然海水相溶相侵,但這里卻是魚聲獨詠,許多漁排發(fā)生污染,魚病高發(fā)時,父親的漁排總是相對平安。他說看著魚一天天跟隨自己的身影,聽著它們的叫聲慢慢變化,都有點舍不得把魚出售。
(四)
我知道父親的漁排確實賺錢不多,賺的只是海島人家那份情結(jié)。我知道,海上每年都有好幾場臺風,也正因為父親養(yǎng)魚,臺風警報成了我的情緒警報,看到臺風要來,我就跟蹤它一路變化,從藍色警報到橙色、紅色警報,到哪兒登陸,同時與父親不停地電話聯(lián)系。有一兩回父親正在干活,加固漁排,清理纜繩等,可我電話不停,他就生氣地說:“我在干活,我明年不養(yǎng)了,別說臺風、海水污染,就你這干擾,我都受不了?!?/p>
父親說不養(yǎng)了,真不是氣話,近五六年,臺風一來,海上有許多垃圾飄浮物被卷到岸邊,父親的漁排選擇處比較穩(wěn)風,可這一穩(wěn),風去浪退留下的垃圾,父親要清理好幾天。臺風本是大海清潔的過程,臺風一過本該能水清氣潔,可是這些年,海底餌料沉積太多,臺風清海時卻只是攪渾而已,魚病會一場接著一場上演。隨著年紀的增長,父親漸感體力不支,本想放棄養(yǎng)殖,可這漁排的木頭是他親自從江蘇購來的進口鐵杉木,每一口網(wǎng)箱都投入許多本錢,一旦放棄,十幾年下來,真的就是賺個聽魚的情感回去,想再養(yǎng)上一兩年,這樣或許可以贏得些經(jīng)濟收入,讓情感與欲望能齊步并行。就這樣,父親雖然一次次答應(yīng)我,明年不養(yǎng),明年不養(yǎng),可明年又復明年。
(五)
2018年,父親打來電話,說:要清海了,這回會真正讓自己上岸了。說實話,我早聽說要全面清理海上無序養(yǎng)殖和規(guī)范海上養(yǎng)殖。我看到這消息,也如同看天氣預報有臺風來襲一樣,本想跟父親聯(lián)系,聽聽他的想法。沒想到他倒主動打來電話。他說:服人就是,再說這養(yǎng)殖真的也沒賺什么錢,只賺個海島人能聽懂黃瓜魚的聲音,不讓自己遺憾。
我為父親的從容淡定感到高興,因為我家漁排建筑材料前年剛更新,那些進口鐵杉木是父親從江蘇購回,漁排的設(shè)備也就是2017年開始更新為半機械化,餌料不用肩挑,給我感覺這該是再干一場的勢頭。我還擔心如何與父親說,沒想到他真肯吃虧,且還吃得這么從容淡定。大概是十幾年日夜與黃瓜魚相守的日子中,知道這樣過度、無序養(yǎng)殖的環(huán)境,魚難、人也難。
父親上岸了,趁著清海東風上岸,裹著幾縷海風回家,聽魚的情結(jié)依然種在魚的身上,如同黃瓜魚的耳石一般,主平衡、主聽音,遨游在大海上,聽時代新語,呱呱叫響蔚藍之歌。
本期點評1:
《聽魚人的回眸微笑》是一篇講情感與欲望、回眸與展望相交織的回憶性敘事散文。當下清海上岸的政策,勾起了作者對“聽魚人”父親在海島辛苦養(yǎng)殖“黃瓜魚”人生經(jīng)歷的回憶:孩子對父親的擔憂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展望,父親的聽魚、養(yǎng)魚情結(jié),漁民們的辛苦付出,黃瓜魚的價值,可持續(xù)養(yǎng)魚帶來新經(jīng)濟浪潮效應(yīng)……
回望父親作為“聽魚人”的十幾年的點滴,是對過去父親對養(yǎng)魚堅如磐石的情感的追憶紀念:他大半輩子投放在海上魚上,像養(yǎng)孩子一樣養(yǎng)魚,“枕著波濤……夜夜與黃瓜魚相守”,不為賺錢“只賺個海島人能聽懂黃瓜魚的聲音,不讓自己遺憾”“平展展的海,長出島礁一樣堅守的情感?!睂^往經(jīng)歷的回首,對昔日情感的留戀和懷念,為眼下境況鋪墊,在作者對父親從緊張擔憂到驚訝喜悅的情緒反差轉(zhuǎn)變中,更加突顯父親順應(yīng)新時代,主動放下的從容。
這篇散文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處,比如文本以較短的篇幅涵蓋經(jīng)年累月的經(jīng)歷,堅定深厚的情感,糾結(jié)難舍的選擇,時代之風等等,觸發(fā)因素很多,在主次表達和邏輯上有待梳理。行文中有重復書寫的部分,比如關(guān)于父親購置的魚排,可以精簡提煉,聚焦塑造。期待作者能夠書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
——譚杰(魯迅文學院教研部副主任)
本期點評2:
好散文的標準有什么?我以為,最重要的兩點,一個是語言,另一個是涌動在語言背后的真情。好的語言,當樸素簡潔,好的散文,當以真見心。去年集中閱讀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時,就有這樣一個深切的感受。
作為一個西北人,從未有過捕魚的經(jīng)歷和記憶,因而,閱讀散文《聽魚人的回眸微笑》時,一方面,被作者描述的生活情境所吸引,另一方面,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真情以及幾代養(yǎng)魚人的艱辛。而最打動我的地方,就在于作者書寫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時,并沒有一味地放大苦難,將苦澀過度渲染,反而寫得詩意生動,妙語連珠。比如寫父親的形象時,作者寫道:“金光隱去,銀輝鋪海,父親枕著波濤,與漁排一同浸沐在銀光中,夜夜與黃瓜魚相守,”真是充滿力量和詩性的句子,一瞬間,父親的形象立即就清晰地閃現(xiàn)在腦海里。時代的變化,歲月的流轉(zhuǎn),一代代聽魚人的生活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從傳統(tǒng)的出海,到今天的人工養(yǎng)殖,而父親始終在堅守著作為一個聽魚人的初心,而今的父親則是“如同黃瓜魚的耳石一般,遨游在大海上,聽時代新語,呱呱叫響蔚藍之歌?!?/p>
整篇散文下來,作者那種蓬勃的真情與飽滿的情緒,始終在字里行間回蕩著,這極大地抓住了讀者的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出一幅幅具體的畫面,這也是作者筆力的體現(xiàn)。而假如說,這篇散文要更上一個臺階的話,我覺得可以在語言上再下點功夫,有些描述,語言可以更簡潔點,從而釋放出語言的彈性,成為一篇佳作。
——范墩子(西安市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研究室專業(yè)作家)
了解陳巧珠更多作品,請關(guān)注其個人空間:陳巧珠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