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錢鍾書說古代的“休書”
來源:北京晚報 | 楊建民  2024年05月07日16:00

古人史書尤其小說筆記里,有不少男子“休妻”的威脅和事實?!靶萜蕖钡睦碛?,有所謂“七出”,比如“不順父母”“無子”“有惡疾”外,連“口多言”都成了將妻子掃地出門的理由。內(nèi)容我們?nèi)缃癫蝗シ治觯徽f當時夫妻之間的高下地位,由此可以看得很清楚,與今天法律保護的平等家庭關系,相去何止萬里。

“休妻”的記述文字雖然不少,可“休書”大致什么式樣,如何寫法,內(nèi)容究竟有哪些?大部分人恐怕也難以說得清楚。幸而錢鍾書先生不僅閱讀廣博,對歷史上一些“邊角”“旮旯”處,似乎也頗有探討的興趣,于是讀者亦有幸隨其一探究竟。

最早的一篇“休書”

在《管錐編》中,錢鍾書為大家拈出了他看到我國最早記載的一篇“休書”。南朝梁僧人慧皎,著有一部《高僧傳》。此中,記錄著晉代高僧竺僧度的一篇寫給妻子的《答楊苕華書》:

“且人心各異,有若其面,卿之不樂道,猶我之不慕俗矣。楊氏,長別離矣!萬世因緣,于今絕矣!……學道者當以日損為志,處世者當以及時為務。卿年德并茂,宜速有所慕,莫以道士經(jīng)心,而坐失盛年也?!?/span>

這篇文字說理、敘情均切合得體。這位不久前剃度的僧人,面對楊姓未婚妻的詢問,這般回答:人心不一樣,就像人的長相不一樣,你不喜歡佛道,也就像我不羨慕俗世一樣。他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卻隱然流淌著對妻子的十分真摯的關懷之情:楊氏,長別離了。萬世修來的因緣,于今斷絕了……處世的人要注重及時,你年紀德行都合適,應該盡快找到相互珍惜的人,不要因記掛我,而白白失去你的好年華??梢姡词股砣敕痖T,竺僧度也未無情成一截僵木。

由其他資料可知,這位竺僧度俗名王晞,早年與同郡的楊苕華定親。尚未結親,雙方長輩便陸續(xù)亡故??吹饺绱藷o常的世事,王晞受到極大觸發(fā),加之佛學影響,他便出家為僧。楊苕華一方,服喪結束后,當然希望完婚。當她知道王晞出家,便作詩寫信勸說。已入佛門的竺僧度回應了詩作,同時寫了這篇《答楊苕華書》。

錢鍾書認為這篇答書類似現(xiàn)代一方在報紙所發(fā)布的聲明或啟事。接下來,他進一步解釋:

“僧徒出家前所娶婦,《四分律》命名曰‘故二’,《五分律》曰‘本二’;‘二’謂配偶,‘故’‘本’為原有?!?/span>

這里的《四分律》《五分律》,皆為佛門弟子的戒律。一些僧徒出家前,有過家室,戒律便稱其為“故二”“本二”。用“二”來說配偶,有些別異,想想,也還到位。錢鍾書舉例:“釋迦牟尼之有耶輸陀羅,賈寶玉之有薛寶釵,正如竺僧度之有楊苕華,均‘故二’或‘本二’也?!边@后面三位女性,對于曾經(jīng)的丈夫,都是“故二”或“本二”。

跟隨錢先生讀畢這篇最早的“休書”,我們不妨再找來這位楊苕華的贈詩一覽:

大道自無窮,天地且長久。

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難數(shù)。

……

清音可娛耳,滋味可適口。

羅紈可飾軀,華冠可曜首。

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

不道妾區(qū)區(qū),但令君恤后。

可見,這位晉代的楊苕華女士以現(xiàn)實態(tài)度看待人生,主張享受生活,否定了“空”。她與竺僧度的人生觀不同,于是各持己見,分道揚鑣。

僅就詩作而言,楊苕華之作明顯更富人情,更見個性。至于竺僧度,也有人對他是否真的如“休書”中所寫的那樣無私表示懷疑。畢竟在儒家的觀念里,他的所作所為明顯是自私的。

唐代“放妻”含祝福

這份錢鍾書認為我國存世最早的“休書”,大約因為彼此未結婚,所以只較多談到情感及人生安排,沒有牽涉其他,“竺書只囑妻別嫁,未處分家產(chǎn),那波利貞《敦煌書》卷中載唐人《放妻書》二通,則兼及二者。”

那波利貞是日本學者,著有《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曾參與《敦煌·吐魯番社會經(jīng)濟史料》編纂。錢先生參考其中資料,指出唐人的《放妻書》里,還牽涉到家產(chǎn)的分配。其中一篇這么說:

“……今已不和相,是前世冤家,販(反)目生嫌,作為后代憎嫉。緣業(yè)不遂,見此分離……已歸一別,相隔之后,更選重官雙職之夫,并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韻之態(tài)……三年衣糧,便畜(蓄)獻藥儀。伏愿娘子,千秋萬歲!……”

此篇文字,看來水準不甚高,用語不似前面竺僧度那般雅致。休妻理由,用了“販(反)目生嫌,作為后代憎嫉”云云,說到“嫌”“憎”上去了。可其中的內(nèi)容增加了,希望妻子以后,能選擇一個在官家道路上進取之人,還有“三年衣糧,便畜(蓄)獻藥儀”。這大概是說提供女子數(shù)年的生活必需品。

另一篇與此篇有部分類似:

“……酥乳之合,尚恐異流;貓鼠同窠,安能見久!今對六親,各自作意,更不許言‘夫’說‘婦’。今歸一別,更選重官雙職之夫……伏愿娘子,千秋萬歲!荷施歡喜,三年衣糧,便獻藥儀……”

對休妻理由,這里先用了“酥乳之合,尚恐異流”的譬喻,頗形象?!八帧蹦伺Q蛉橹谱?,可它與“乳”再混合時,還不能全然融渾。即使再好的婚姻,也不易完美。另一“貓鼠同窠”的譬喻,形容情感彼此不能合拍。后面一節(jié),對妻子以后的婚姻描述及生活安排,與前面的那篇頗為一致,看來當時已經(jīng)形成寫作套路。對于兩篇中的“歸”字,錢鍾書指出:“‘歸’,即‘大歸’之‘歸’?!薄按髿w”:婦人歸母家,不可回返,即“休”之意。

這兩份《放妻書》(現(xiàn)在我國整理發(fā)表的敦煌資料中,《放妻書》已有十數(shù)份之多),雖然也寫了雙方離別不合的理由,雅一點的說“緣業(yè)不遂”;俗一些的,就“貓鼠同窠”,均有此時不必深究的意味。一些內(nèi)容,如“更選重官雙職之夫”“伏愿娘子,千秋萬歲!”“三年衣糧,便獻藥儀……”云云,應該是當時人們遵從的大致格式。其中字句,雖有不少解讀,可大致意思還是清楚的。譬如希望妻子以后能夠尋到有仕途的官員;給予一定的“衣”“糧”,使其能夠度過這段生活。從文字看去,不但有祝福之意,還兼有現(xiàn)實性的善后事宜的約定。

宋元休書:已近絕交之惡聲

休書文字、格式如此,后來還有無發(fā)展?若再從古代話本中尋材料,《清平山堂話本》中《快嘴李翠蓮記》頗可據(jù)以窺見宋時休書格式。

《快嘴李翠蓮記》是一部十分快暢的話本。它記述了一位思想活躍、口齒伶俐、閱覽廣泛、有文化、敢作敢為的女性形象。此話本出自明代輯本《清平山堂話本》,原作者不可考。根據(jù)輯本收入多為宋、元話本看,它也應該是那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

李翠蓮因為“嘴快”,很快與婆家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于是她請他們給她寫休書:

“快將紙墨和筆硯,寫了休書隨我便……今朝隨你寫休書,搬去妝奩莫要怨。手印縫中七個字:‘永不相逢不相見。’……鬼門關上若相逢,轉了臉兒不廝見。”

錢鍾書評說此:“‘鬼門關上’兩語出于翠蓮利口,而‘手印縫中’七字必是程式依樣,已近絕交之惡聲,非若唐人之猶緣飾禮文矣?!庇纱丝慈?,宋、元時期的休書文字,有了近乎“絕交之惡聲”。前面竺僧度的《答楊苕華書》以及兩份唐人《放妻書》中那種寬容態(tài)度,甚至為他人祝福的字句(即使是飾詞)看不見了。她還要求將全部嫁妝帶走,因為她并無什么過失,這也反映了當時離婚的慣常手續(xù)。

錢鍾書還為讀者繼續(xù)舉例:明末史惇《痛余錄》記辰州“棄妻”成俗:“退婚券中立誓云:‘一離二休,十離九休。高山磊石,沉落深溝。請白親夫,永不回頭!’”雖然都是離婚,可其實皆為“棄妻”,但這里的所立的誓言,卻好像是女性與丈夫決絕的口吻?錢鍾書的評說可謂尖銳:“夫‘棄妻’而作絕夫之詞,甚肖翠蓮口角,豈立券作程者袒護男而加誣女之曲筆耶?”男子棄妻,用的語言像是話本中李翠蓮的口氣,寫成的文書卻好像是女子自己要“絕夫”一樣。錢鍾書雖然用了問號,可顯然認為這是書寫立券文字的人有意回護男子,加誣女子的所謂“曲筆”。這標示了錢鍾書先生的觀察立場,對讀者深入理解其中內(nèi)容、意涵,頗為重要。

后面,錢鍾書再引一節(jié)唐人筆記:“《云溪友議》卷下載楊志堅家貧,妻厭之告離,楊作詩送之,有云:‘荊釵任意撩新鬢,明鏡從他別畫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錢先生的解讀是:“前兩句即‘速有所慕’‘選重官雙職之夫’,后二句即‘于今絕矣’‘轉臉不廝見’耳。”“荊釵”即荊枝制作的髻釵。那么,這該算是詩作“休書”?唐人李山甫的《貧女》一詩有:“平生不識繡衣裳,閑把荊釵亦自傷”句子。由此看,唐人到底不一般。家貧妻子告離,便惟愿她能夠早早有富裕之新家。盡管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的決絕,可卻讓人讀出非愿所出的感傷。通過這樣的休書,能夠充分咂摸出人世間的繁復心情。對無論古今婚姻的離散,我們都應多從這些方面體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