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山東文學》2024年第8期|劉香河:水食
來源:《山東文學》2024年第8期 | 劉香河  2024年08月02日11:22

地處蘇北里下河腹地的老家興化,是這一地域頗具美譽度的水鄉(xiāng)。這水,由河湖港汊裝著,由眾多水田盛著,于是乎,滋生出菱藕、茭白,還有荸薺、慈姑之類水中美食。如若稍作細分的話,菱藕、荸薺和慈姑,屬人工栽種;而茭白,多為野生,少有人工栽培。還有一點,菱藕和茭白多半生長在河湖港汊;荸薺和慈姑,則在水田里栽種。家鄉(xiāng)的藕田,比鄰近的寶應知名度似乎要小一些。寶應是名聞全國的荷藕之鄉(xiāng),人工種植河藕始于隋唐。與寶應稍有不同的是,家鄉(xiāng)現(xiàn)在成片成片的藕田,主要是為了觀賞,所謂“萬畝荷塘綠,千垛菜花黃”是也。

菱蓬在故鄉(xiāng)河汊之上出現(xiàn),時令已是夏季。乘船而行,河面上滿是菱蓬,傍著堤岸,鋪向河心。幾丈寬的河面,僅留下船行道。倒也有些宋人楊萬里“菱荇中間開一路,曉來誰過采菱船”之詩意。

菱蓬長得旺時,擠擠簇簇的,開著四瓣小白花。遠遠望去,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隨微波一漾一漾的,起伏不定。白白的菱花落了之后,便有嫩嫩的毛爪菱長出。

菱角,因其肉味與栗子仿佛,且生長于水中,故有“水栗子”之稱。明代大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他那部著名的《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菱角“其葉支散,故字以支,其角棱峭,故謂之菱?!惫湃嗽鴮⑺慕橇?、三角菱,稱為“芰”,而兩角的,才稱作為“菱”。唐詩人鄭愔曾有詩云:“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p>

我們那一帶的菱角,種類單一,多為四角菱,當?shù)厝朔Q為“麻雀菱”。是何道理,弄不清爽。間或,也有兩角的“鳳菱”。紅紅的顏色,頗好看。至于那瘦老、角尖的“野猴子菱”,則是野生的,吃起來,戳嘴得很,沒人喜歡。

家鄉(xiāng)人種菱,喊做“下菱”。上年備好的菱種,用稻草纏包著,在朝陽埂子上埋了一冬,早春挖出來,到河面上撒。大集體時,一個小隊幾條水面;分了田,便是幾戶人家合一條水面。下了菱種的水面,在端頭的堤岸上,做起兩個土墩,撲上石灰,行船的看那白石灰墩子就曉得這河里下過菱了;罱泥罱渣的,便不在這兒下泥罱子、渣罱子了。

翻菱,是件頗需本事的活計,膽子要大,手腳要靈,多是女子所為。

家鄉(xiāng)的女孩子,多是翻菱好手。一條小木船,前艙橫擱上船板,窄窄的,頗長,似飛機翼一般伸向兩邊。翻菱人蹲在船板上,墨鴨似的。后艄留一人撐船。這前艙的人,上船板要勻,否則,船板一翹,便成了落湯雞;后艄撐船的,講究船篙輕點,不緊不慢,快了菱蓬翻不及,慢了又費時。

試想,綠綠的河面上,五六個女子簇在一條小船上,定然是色彩斑斕,于流水潺潺之中,菱蓬起落,嬉笑不斷。

我這里所說的“翻菱”,到了古代文人的筆下,便是文氣十足的“采菱”了。唐代詩人劉禹錫,其詩作《采菱行》中就有這樣的詩句:

白馬湖平秋日光,

紫菱如錦彩鴛翔。

蕩舟游女滿中央,

采菱不顧馬上郎。

劉夢得寫出了白馬湖上采菱女欣喜歡悅的情形。而南北朝徐勉的一首《采菱曲》則寫出了少女的相思。其詩有云:

相攜及嘉月,

采菱度北渚。

微風吹棹歌,

日暮相容與。

采采不能歸,

望望方延佇。

倘逢遺佩人,

預以心相許。

這樣的情形,在我們所處的年代是不可見矣。自從分田到戶,不僅地分了,水面也分了。大集體時,一個生產(chǎn)隊社員集中在一起勞作的場景,不見了。就連下菱種,也都變成各家各戶自己的事情啰。

現(xiàn)在翻菱,很少撐船了。幾張?zhí)J席大的水面,多半由家中姑娘,抑或媳婦,劃了長長的橢圓形的澡盆,便可菱翻。

人蹲在澡盆內,雙手作槳,邊劃邊翻,翻翻停停,停停翻翻。此法,更需平衡之技能。稍稍一斜,便會翻入河中。小木盆停在菱蓬上,翻過一陣,再向前劃一段。之后,停下再翻。如此反復,用不了多少工夫,蘆席大的水面,皆翻遍了。大姑娘,或是小媳婦,此刻便不能坐于澡盆里了,她坐的位置已被水淋淋、鮮嫩嫩的菱角所取代了。她們只能將澡盆牽在身后的水面上,“撲通”“撲通”游水回家。那拍打河水的聲響,響在河面上,竟有些孤寂。的確,原本嬉笑不斷之所,再難有笑聲漾出矣。

這菱角可入藥,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說,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還可輕身。所謂輕身,便是眼下流行的“減肥”,想必會受到眾多女士的青睞。

還有報道稱,菱角可防癌。1967年的日本《醫(yī)學中央雜志》上說,菱對抑制癌細胞的變性及組織增生均有效果,言之鑿鑿,不由你不信。更有熱心者開出了防治之“方”:用生菱角肉20個,加適量水,文火慢熬,成濃褐色,其湯汁即可服用。一日三次,可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宮癌、乳腺癌。

菱角能否防治癌癥,暫且不去深究。倒是那剛出水的菱角,汰洗干凈,漾出浮在水面的嫩菱,之后便可下鍋煮,煮好即食。真正是個“出水鮮”。

嫩菱角,不煮,剝出米子來,生吃,脆甜,透鮮,叫人口角生津。對于鄉(xiāng)間的孩子,倒是上好的零食。

若是做菜,則首推一道“鮮菱米燒小公雞”。從廚藝角度,幾乎不值一說。但從食材來說,充分證明菜品食材選擇之重要。這道菜,取剛出水的菱角,剝成米子,再取剛打鳴的公雞仔,白灼而成。

這樣一來,這菜品便是占全了鮮、嫩、活三字,怎么不叫人垂涎呢?

與菱蓬多半生長在河道稍有不同,河藕以生長在河塘居多。細究起來,這河塘的開放度和流動性,都不及河道,這樣一來,反而更有利于河藕的生長。

生長著河藕的塘,有個頗具詩意的名稱:荷塘。朱自清先生那篇收入中學語文教材的《荷塘月色》,那可是知曉度極高的篇章。先生從“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開篇,踱步荷塘之后心緒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边@對于生存于浮躁的當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是否有所啟迪呢?!

不止于此,前幾年有個叫鳳凰傳奇的組合推出了一首同名歌曲,于輕快的旋律中唱出了淡淡的憂傷,很是抓人。一時間傳遍了大江南北,火了好一陣子。

好了,還是允許我回到我筆下的荷塘吧!

那時節(jié)家鄉(xiāng)的荷塘,看上去,滿是綠。圓圓的荷葉,平鋪在水面上的,伸出水的,蓬蓬勃勃的樣子,擠滿一塘。偶有一兩滴水珠,滴到荷葉上,圓溜溜的,亮晶晶的,不住地轉,或滑到塘里,或停在葉心,靜靜的。不留意處,冒出朵荷花來。粉紅的顏色,一瓣一瓣,有模有樣地張開著,映在大片、大片的綠中,挺顯眼的。也好看。

順著荷葉的桿兒,往下,入水,入淤泥,方能得到藕。從河塘中取藕,得崴。崴藕,全靠腿腳的功夫,與崴慈姑、荸薺相仿佛,只是更難。

河塘,多半不是活水。久而久之,便有異味,淤泥亦變成了污泥。從污泥中生長而出的荷花,有了“出污泥而不染”之美名。宋人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曾極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p>

其實,荷花早出了水面,不受水污,用不著奇怪。倒是那從污泥中崴出的藕,一節(jié)一節(jié),白白胖胖的,嬰兒手臂一般,著實讓人感動。

前人曾有詩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彼枥L的便是類似這樣的“玉臂藕”。這倒引出一段文壇掌故——

為避戰(zhàn)亂的郁達夫,攜妻帶子到了湖南漢壽一個叫“花姑堤”所在。其時,正是河藕飄香的時節(jié),兩余里的花姑堤,滿眼望去皆是蓮藕,清香撲鼻。郁才子吟詠起了曹雪芹祖父曹寅的《荷花》詩:

一片秋云一點霞,

十分落葉五分花。

湖邊不用關門睡,

夜夜涼風香滿樓。

郁達夫邊吟誦,邊對邀他前來的當?shù)孛恳拙蟮?,“若能在這花姑堤住下,大口大口地呼吸,才不致辜負這般清香與詩意?!?/p>

兩人交談之際,發(fā)現(xiàn)堤岸邊,兩個少女正在洗刷農(nóng)人剛從藕塘里采挖上來的新藕。但見兩少女皆頭扎花頭巾,身穿藍印花布斜襟衫,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水靈秀氣得很呢。最是那持藕的手臂,嫩,且白,與洗凈的藕節(jié)一樣,雪白,雪白。這郁才子幾時見過這樣的場景唦,竟顧不得有妻、子在場,被少女身上散發(fā)出來的健康美,擊暈了。此時,他真的分不清哪是藕,哪是少女的手臂。

“這就是傳說中的玉臂藕!”易君左在一旁悄悄提醒道。

兩個少女見兩位長衫先生,如此注視著她們刷藕,幾乎入了謎,便唱起了采藕歌:“長衫哪知短衣苦,消閑無聊亂談藕。”

這下,郁才子詩興來了,連忙回應道:“只因不解其中味,方來寶地問花姑?!?/p>

當少女知道,眼前應和自己的是位大文豪,也羞澀地邀請郁達夫一行到她們家中品藕。待少女呈上剛采上來的嫩藕時,郁達夫望著鮮嫩有如少女手臂的藕節(jié),遲遲舍不得動口。

“達夫先生是不舍這泥中嬌物吧?”易君左借機打趣道。

這時,郁達夫已無退路,只得張口便咬。只見那藕絲從他嘴角一直拖出,長長的,并不肯就此斷下。弄得郁先生是繼續(x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那嘴角,又有藕汁溢出,模樣夠尷尬的。兩個少女見大文豪如此狀況不斷,只能掩面而笑。

拿著少女贈送的長節(jié)嫩藕,讓郁才子對這亂世之際的清雅偶遇,感概萬千。一如手中散發(fā)著的藕之淡香,讓人眷戀。

其實,不只是文人雅士對這藕情有獨鐘。在民間,藕也是有著成就美好姻緣之佳話的。在故鄉(xiāng)一帶,八月中秋一到,河藕便貴起來。何故?

在鄉(xiāng)間,到了年齡的青年男女,正月里想辦“大事”,男方得讓女方心中有數(shù),有個準備。于是,備了月餅、鴨子之類,其中,少不了一樣:河藕。在中秋節(jié)前,由女婿送到老丈人家里。這便叫“追節(jié)”。

“追節(jié)”的河藕,頗講究。藕的枝數(shù)得逢雙。藕節(jié)上,要多杈,且有小藕嘴子,萬不能碰斷的。斷了,不吉利。被鄉(xiāng)民稱為“小藕嘴子”的,有正規(guī)叫法:“藕槍”。如若偏老一些的,則叫“藕樸”。鄉(xiāng)里人腹中“文墨”有限,叫喊起來,并沒有那么多的講究。

常言說,藕斷絲連,此話不假。我們從郁達夫先生咬藕的經(jīng)歷中也看到了這一幕。對于普通鄉(xiāng)民來說,他們不一定在意郁達夫先生的尷尬,當然也就不會在意那掛在先生嘴角邊的藕絲。

然,故鄉(xiāng)人做一種常見的風味吃食:“藕夾子”,這時便會真切地體會“藕斷絲連”一詞的意味也。

做藕夾子,首先要將藕切成一片一片的。這時,便可發(fā)現(xiàn),藕切開了,那絲拉得老長,依舊連著。

將切好的藕片,沾上調好的面糊,丟到油鍋里煎。這是做藕夾子的又一道工序。滾開的油鍋,藕夾子丟進去,用不了多會子便熟了。煎藕夾子,香。脆。甜。

考究的人家,兩片藕中間夾些肉餡之類,再煎,味道更好。

用河藕做菜,真正考究的,是做藕圓子。用芝麻搗成餡兒,做得小小的。藕,不是現(xiàn)成的藕,得用藕粉。有了芝麻餡兒,有了藕粉,再備一只開水鍋,便夠了。

做的程序如下,將做好的芝麻餡兒,丟在藕粉里,輕滾。藕粉最好放在小竹扁子里,好滾。滾,講究的是輕,是勻。不輕,散了架;不勻,不上圓。滾過一層,丟進開水鍋里煮,一刻兒撈起,涼干,再放在藕粉里,滾。如此反復。一層一層,滾得一定程度,藕圓子便成形了。

將藕圓子做成餐桌上的一道甜點,遠在桔子、蜜桃、波蘿之類罐頭之上。那藕圓子,香甜俱備,自不必說。輕輕一咬,軟軟的,嫩嫩的,滑滑的。

據(jù)說,乾隆年間的江南才子袁枚,天生愛吃熟藕,尤愛那種嫩藕煮熟后的味道,軟熟糯香,咬下去又有韌勁。

江南一帶的熟藕,除了糯米藕,還有糖醋藕。這在袁枚《隨園食單》和民國張通之《白門食譜》兩部著作中,都曾分別作過記述。關于糥米藕的做法,袁才子的記述如下:

“藕眼里灌入糯米,用紅糖蜜汁煨熟,與藕湯一起煮,味道極好?!倍鴱埻ㄖv糖醋藕的做法,也很簡單:“切成薄片,以糖和醋烹成,最耐人尋味。過幾天,依然香生齒頰?!?/p>

故鄉(xiāng)常見煮河藕賣者,用一大鐵鍋,老大的,支在柴油桶做成的炭爐上,立在路旁。賣河藕的,邊煮邊吆喝,“熟藕賣啦?!鄙蠈W下學的孩子,都挺喜歡買熟藕吃。

我們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小的時候,在故鄉(xiāng)是吃不到袁才子說的那“糯米藕”的,當然更不見張通之記述的“糖醋藕”。

藕孔里灌糯米,曾經(jīng)很常見的。聽老輩人說,早年間賣熟藕,藕孔里都是灌滿了糯米煮的。想來是“三年自然災害”之緣故,人連野菜都吃不飽,哪里還有糥米給你煮糥米藕唦?

這一段歲月,早已塵封于一代人的記憶之中。如今的故鄉(xiāng),賣“糥米藕”的多起來,家中孩子們喜歡吃的,隨時可買。只是一見那“甜”、“黏”、“稠”之湯汁,便不敢像孩子們那般狼吞虎咽了。

歲月不饒人。多糖甜食,畢竟已經(jīng)不太適合年逾花甲的我們矣。

再說茭白。茭白在我們老家一帶被叫做:“高瓜”。這一稱謂,不太好解。因其多靠河之堤岸生長,乘一葉小舟,傍河港、湖蕩緩行,便可見堤岸邊,水面上,碧青的“高瓜”葉兒,一簇簇,一叢叢,蓬蓬勃勃。微風吹拂之,便颯颯作響,隨波起伏。

此等境況,未見其“高”。如若從葉叢之中摘取果實,長條狀,呈青白之色,稱作“瓜”,仍較勉強。然,家鄉(xiāng)人就這么叫了,我自然也跟著叫唄。

“高瓜”,在我孩提的記憶里,總是和一頭大水牛連在一起的。在那個耕地靠老牛的年代,哪個農(nóng)家孩子沒有干過放牛的營生?

我的記憶里就一頭大水牛。我稱它為“掛角將軍”?!皰旖菍④姟?,黑黑的毛,黑黑的眼睛,黑黑的牛角,長長的,彎彎的。那時候,我騎在牛背上放牛,好威風噢!那可是一個農(nóng)家孩子放學后,最愿意干的活兒。

說起放牛,有童趣,也有辛苦。最大的難題,在于要讓牛們吃飽肚皮。而要做到這一點,單靠在田埂上放牛,想喂飽牛肚子,難。

于是,我們那幫孩子,放學后放牛時,多半是一邊放牛,一邊割牛草。頂來得快,易見分量的,便是往河港、湖蕩邊割“高瓜”葉兒。牛挺愛吃的。

“高瓜”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jīng)是一種人工栽培的糧食作物呢?!這是我們那幫放牛的孩子,想破腦袋也不可能知道的事兒。

據(jù)介紹,這“高瓜”,在古代有個專有名稱:“菰”。《禮記》就有記載:“食蝸醢而菰羹”。而《周禮》中就已經(jīng)將“菰”與“稌”、“黍”、“稷”、“粱”、“麥”合在一起,并稱為“六谷”。可見周朝就有用“菰”的種子作為糧食來種植的傳統(tǒng)。

“菰”的種子,也叫菰米或雕胡,在前人的詩詞之中,常見這樣的叫法。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有一首《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其詩有云——

我宿五松下,

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

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

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

三謝不能餐。

同樣大名鼎鼎的郭沫若,郭老,在其專著《李白與杜甫》中這樣解釋“跪進雕胡飯”:古人席地而坐,坐取跪的形式。打盤腳坐叫“胡坐”,是外來的坐法??腿思裙蜃?,故進飯的女主人也采取“跪進”的形式。這里,郭老將“雕胡飯”解釋成了吃飯所取的姿式,能不鬧出笑話來么?

不只是李白,杜甫也有“滑億雕胡飯,香聞錦帶羹”之詩句。其實,這“雕胡飯”,就是用“菰米”做成的飯。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俗稱的“高瓜”所結出的種子,用來煮飯。在唐代,“雕胡飯”是招待上客之食,據(jù)說用菰米煮飯,其香撲鼻,且得“軟”、“糯”之妙。

后來“菰”受到黑粉菌的寄生,植株便不能再抽穗開花,“菰”作為糧食種植的歷史也就宣告終結矣。今天,在我國已很難見到的“菰米”,在美洲卻仍然盛產(chǎn),也算是這一物種之幸運也。由于印第安人吃它,所以被稱之為“印第安米”。

古人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薄拜浴钡陌l(fā)展變化,似乎應證了這一道理。黑粉菌阻止了“菰”的抽穗開花結籽,但也讓一些“菰”的植株,莖部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且毫無病象。于是,人們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開花結果,繁殖這種畸型植株作為蔬菜。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仍普遍食用的“高瓜”,其學名應該叫:茭白。

曉得“高瓜”正兒八經(jīng)的名字叫茭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念書識字,之后在城里有了一份工作。上班上班,老聽見巷道上有人吆喝:“茭白賣啦……”“茭白賣啦……”,走近看時,但見十來根一扎,十來根一扎,凈是“高瓜”。說是按扎數(shù)賣,其實,每扎斤兩都差不多,賣主先前搭配妥了的。按扎賣,賣起來爽手,便當。別小看這茭白,兒時割了喂牛的玩意兒,現(xiàn)時一扎賣幾塊錢呢。

在我的記憶里,那時繁茂的茭白葉兒,在河塘、圩岸、溝渠邊發(fā)瘋似地生長,要是進得湖蕩、港汊之中,那更是成片成片,一望無際了,有力氣割去好了,沒人管的。偶爾,也會有意外收獲。或是在茭白葉叢之中,發(fā)現(xiàn)了野雞野鴨之類的窩,拿上幾只小巧溜圓的野禽蛋,也是頗叫人高興的事?;蚴歉钴兹~子時,割出幾枝白白嫩嫩的茭白來,嚼在嘴里甜絲絲的。說實在的,野雞野鴨、野禽蛋之類不是常能碰上的,倒是那長長的、白嫩的茭白,時常割得到,掰上一個,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頗解饞的呢。

當然,更多時候,是將茭白掰下,扎成一把一把的,拿回家做菜。茭白,切成細絲子單炒,鮮嫩,素凈,蠻爽口的。若是切成片子與蘑菇木耳之類配成一道炒三鮮,完全可以代替竹筍而用的。

茭白名頭比較響的,是在南方。它與莼菜、鱸魚并稱為“江南三大名菜”,可見其身份不低。我們鄉(xiāng)野小子,年幼無知,只是看中它能喂牛,還真的有些“作濺”它了。

唐代著名中醫(yī)食療學家孟詵,他對茭白的評價比較高,說它能“利五臟邪氣”,對于“目赤,熱毒風氣,卒心痛”輔助治療,療效甚佳。孟詵還介紹了與日常調味品搭配的飲食建議:“可鹽、醋煮食之?!?/p>

清人趙學敏在《本草綱目》問世百余年之后,曾編出一部《本草綱目拾遺》,亦具影響。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里面,對于茭白的功效則記載得更為具體,比如茭白可以“去煩熱,止渴,除目黃,利大小便,止熱痢,解酒毒”等等。

由此看來,現(xiàn)在應酬頻繁,且酒杯不離手的諸公,倒是不妨聽從趙先生之言,經(jīng)常多食用一些以茭白為主料的菜肴。

我年輕時,有一段“大集體”的歲月。那時,沒有分田到戶,農(nóng)村以生產(chǎn)小隊為基本單位。記得那時生產(chǎn)隊白汪汪的水田里,成匡成匡地長荸薺、慈姑。

荸薺,“水八仙”之一,屬莎草科淺水草本植物,學名馬蹄,又稱地栗、烏芋、鳧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其植物形狀及栽培法有詳細描述。他介紹說,荸薺,“其根如芋而色烏也”,故名“烏芋”。“鳧喜食之,故《爾雅》名鳧茈,后遂訛為鳧茨,又訛為荸薺。蓋切韻鳧、荸同一字母,音相近也。三棱、地栗,皆形似也?!?/p>

李時珍詳細介紹說,“鳧茈生淺水田中。其苗三、四月出土,一莖直上,無枝葉,狀如龍須。肥田栽者,粗近蔥、蒲,高二、三尺。其根白,秋后結顆,大如山楂、栗子,而臍有聚毛,累累下生入泥底。野生者,黑而小,食之多滓。種出者,紫而大,食之多毛。吳人以沃田種之,三月下種,霜后苗枯,冬春掘收為果,生食、煮食皆食?!?/p>

李時珍所言“吳人”,大概也就是現(xiàn)在的蘇州一帶。而蘇州一帶的“蘇薺”,頗負盛名。據(jù)明《正德姑蘇志》所載,“荸薺出陳灣村者,色紫而大,帶泥可致遠?!泵鞫Y部尚書吳寬對家鄉(xiāng)的荸薺也是贊譽有嘉:

累累滿筐盛,

大帶葑門土,

咀嚼味還佳,

地栗何足數(shù)。

這俗稱“葑門大荸薺”的蘇薺,個大皮薄,色澤紫紅,肉白細嫩,少滓多汁,鮮甜可口,借用早年雀巢咖啡的一則廣告語:“味道好極了”。

慈姑,與荸薺同列“水八仙”,在李時珍筆下寫作“茨菰”,其《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述:“茨菰一根歲產(chǎn)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手,故以名之。燕尾,其時之象燕尾分叉,故有此名也?!彪y怪,慈姑,又有了“慈姑”、“慈菇”這樣的稱謂。

慈姑雖為一尋常俗物,文人墨客引入詩中者,卻不在少數(shù)。唐代詩人張潮的一首《江南行》,借“茨菰”點出時令,寄托一個女子的思夫之情。全詩如下:

茨菰葉爛別西灣,

蓮子花開不見還。

妾夢不離江上水,

人傳郎在鳳凰山。

有一則小花絮,江蘇青年作家張羊羊有一年曾到得我的家鄉(xiāng),并在溱湖濕地發(fā)現(xiàn),介紹“茨菰”這一物產(chǎn)時,引用了張潮的這首詩,認為與其引一首“怨夫”之作,不如用明學者楊士奇的那首《發(fā)淮安》更具畫面感。不妨抄錄如下:

岸蓼疏紅水荇青,

茨菰花白小如蓱。

雙鬢短袖慚人見,

背立船頭自采菱。

真是一幅風景畫!蓼花紅,水荇青,茨菰花白,湖水綠,已是生機盎然,色彩斑斕。想來,小姑娘的衣著該是另有一種色彩吧?這充滿生機的湖面,加上充滿青春氣息的采菱少女,豈不叫人流連?如此看來,如將這首詩在旅游景點陳列,還真的比張潮的《江南行》更適合。如此美景、美人,豈不令人愛憐?

長荸薺、慈姑,均需育秧子,但育法則不太一樣。育荸薺秧子,先做好秧池坂子,之后,栽下留種的荸薺,待破芽長出圓圓的亭子后,便可移至大田去栽。育慈姑秧子,一樣得做好秧池坂子,栽下的,則不是留種的慈姑,而是從慈姑上掰下的慈姑嘴子。慈姑嘴子栽在秧池坂子上,頗密,用不了幾日,便會破芽,生出闊大箭形葉子來,亦能移栽了。

荸薺與慈姑,形體稍異。荸薺,呈扁圓形,嘴子短,皮色赤褐,或黑褐。慈姑,則呈橢圓形,嘴子彎且長,皮色青白,或黃白。

深秋時節(jié),白汪汪的水田,漸漸干了,圓圓的荸薺亭子,闊闊的慈姑葉子,漸漸枯了,該是收獲荸薺、慈姑之時了。村上,成群的青年男女,聽了小隊長的指派,扛了鐵鍬、鐵釵,背了木桶,散在田頭挖荸薺、慈姑。荸薺、慈姑均在泥底下,翻挖起來頗費力。這等活計,多為小伙子所為。姑娘們多半蹲在小伙子的鍬釵之下,從翻挖開的泥土上,揀荸薺,或是慈姑。自然也有大姑娘不服氣的,偏要與小伙子比個高低,拿起鐵鍬,憋著勁兒挖,惹得一幫子男男女女,在一旁看熱鬧,看究竟誰給誰打下手。

收獲荸薺、慈姑,翻挖較常見。然,終不及崴,頗多意趣。剛枯水的荸薺田,抑或是慈姑田,除了零散的枯葉,似無長物?;蛴幸蝗耗信?,光著腳丫子,踩進田里,腳下稍稍晃動,崴上幾崴,便有荸薺、慈姑之類,從腳丫間鉆出,蹭得腳丫子癢癢的,伸手去拿,極易。那感覺,給勞作憑添幾多享受。

崴荸薺,崴慈姑,青年男女在一處,有些時日了,于是,就有些事情了。有小伙子盯著黝黑的田泥上大姑娘留下的腳印子,發(fā)呆,心熱。便悄悄地去印了那腳丫子,軟軟的,癢絲絲的。

荸薺、慈姑去皮之后,肉色均白。荸薺可與木耳、竹筍之類炒菜,可煮熟單吃,亦可生吃,甜而多汁。農(nóng)家孩子,時常在大人翻挖的田頭,隨手抓上一把,擦洗一番,便丟進嘴里。慈姑生吃,則不行。用其做菜,可切成片子、條子、塊子。慈姑片子,可與大蒜、精肉小炒;慈姑條子,可與蛤蜊、雞絲之類白燒;慈姑塊子,可與豬肉紅燒。整個兒的慈姑,燒煮后過掉一回苦水,之后,加冰糖熬,便可做成一道冰塘慈姑,亦極有味道。

另有一道菜:咸菜慈姑湯。汪曾祺先生在《故鄉(xiāng)的食物》一文中說:“咸菜湯里有時加了慈姑片,那就是咸菜慈姑湯?!彼榻B說,“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咸菜湯,不知是什么道理?!倍@“咸菜湯”所需的咸菜,則是“青菜腌的”。

汪先生詳細描述的腌菜過程,跟我們興化農(nóng)村完全一致。他寫道,“入秋,腌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擔的買來,洗凈,晾去水氣,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即成。隨吃隨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边@樣的活兒,我年輕時就曾干過。

汪先生說,“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細、嫩、脆、甜,難可比擬?!边@“細”、“嫩”、“脆”、“甜”四個字的感覺,我們也是有的,只不過,并沒有覺得“難可比擬”。

想來,這樣的感覺,包括他后來告訴我們,“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湯。”這跟他十九歲離鄉(xiāng),在外輾轉漂流三四十年,是有很大關系的。當然,跟他在沈從文先生家里,聽到老師的那一句,“這個好!格比土豆高?!币灿嘘P系。

汪先生想吃一碗“咸菜慈姑湯”,實際上,是想念那已經(jīng)逝去的歲月和歲月里的人。

【作者簡介:劉香河,本名劉仁前,江蘇興化人,文學創(chuàng)作一級,中國作協(xié)會員,泰州學院客座教授。迄今為止,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大家》《天涯》《鐘山》《黃河》《西部》《雨花》《山東文學》《安徽文學》《朔方》《湖南文學》《長江叢刊》等發(fā)表作品400余萬字。曾獲全國青年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中國當代小說獎、紫金山文學獎等。著有長篇小說《香河三部曲》,小說集《謊媒》《香河紀事》《香河四重奏》,散文集《楚水風物》《愛上遠方》《生命的年輪》等多部,主編《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叢書》多卷。長篇小說《香河》被譽為里下河版的《邊城》,2017年6月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搬上熒幕,獲得多個國際獎項。2023年9月,《香河三部曲》英文版、中文繁體版面世?!?/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