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文科的未來
“是不是學習不好才讀文科?”“學文科以后是很難有出路”“我兒子必須得學個有前途的工科專業(yè),比如人工智能什么的”……近幾年,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疑問和論調,我甚至看到過“文科=空談誤國?”這樣的驚悚標題。最近,討論文科前途的話題又熱了起來。
如果把視野進一步放大,從部分英國大學取消人文學科學位,到日本一度傳出要“廢除文科學部”,再到日前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宣布撤銷外語專業(yè),許多網(wǎng)友都表示感到了一股濃濃的“文科末日感”。
于是,很多人一問再問:文科還有未來嗎?或者說,讀文科還有未來嗎?竊以為,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來看待。
一方面,如今有些文科專業(yè)由于大幅落后于時代社會發(fā)展而不斷貶值,讓人看不到它們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文科本身所蘊含的思維、視野與智慧,必有大用。在我看來,文科不僅有未來,甚至將在AI時代迎來一個華麗的轉身。
其實,人的一生說到底就是面對三件事:和世界的關系,和他人的關系,以及和自己的關系。在處理這三種關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外解決問題,對內尋求意義。解決問題主要靠理工科來推動,而至于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社會應該如何運作,社會財富應當如何分配等涉及價值觀、思想意識的問題,需要用到文科的思維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理工科聚焦于解決問題,而什么是問題,除了本能的生存需求之外,其余都是由人的意義感給出的。是的,人是生活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wǎng)上的動物。從某種意義上說,理工科成就了人類,而文科定義了什么是人類,后者曾在啟蒙時代幫助人類擺脫愚昧和恐懼,而今世界的種種矛盾與危機,依然需要文科的指引。
以2015年轟動全球的美國最高法院同性婚姻案宣判為例,這一判決不僅改變了美國的婚姻傳統(tǒng),也改寫了人類千萬年來的婚姻定義。這背后所牽涉的正是人之為人的定義——不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人與婚姻都是相互定義的關系。而在4位反對的大法官中,羅伯茨的詰問最引人深思:
我們都認為,婚姻只能是兩個不同性別的人之間的結合。可今天,我們在法律上推翻了這種千年的傳統(tǒng)。既然婚姻不一定是兩個異性之間的結合,那么為什么一定得是兩個人之間的結合?三個四個甚至更多可不可以?甚至更進一步,為什么一定得是人和人之間的結合?
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方向追問下去,一定會觸及到多數(shù)人都不能接受的底線。你能想象一個人和一只大猩猩或一條海豚結婚嗎?顯然不能。那么,婚姻的邊界和底線在哪里?或者換一種問法,在一段婚姻關系中,作為人的情感底線和意義邊界究竟在哪里?這顯然已經(jīng)超越了任何一個理科或工科專業(yè)所能解答的范疇,你不能指望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或任何一段程序代碼來告訴你答案。
在已然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越來越多關乎道德、倫理、審美等指涉價值與意義的新問題將層出不窮。比如,海量的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和使用過程中,個人隱私是否被重視并得到保護?在招聘、金融、醫(yī)療等領域,是否存在算法歧視帶來的不公現(xiàn)象?在AI技術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同時,如何平衡AI發(fā)展與人力就業(yè)的關系?當AI發(fā)生決策失誤時,如何明確區(qū)分人機的責任歸屬……
凡此種種,都需要文科的思維、視野與智慧。細而言之,AI時代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文科的領導力與戰(zhàn)略思維,文科的道德視角與倫理屬性,文科的同理心與共情能力,文科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文科的思辨性與批判精神,文科的藝術熱情與想象力……盡管不像理工科那樣“立竿見影”,但透過時間的魔法,文科在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們承認價值觀念是相對的,即不存在絕對的、單一的、永恒不變的價值觀念,那么我們就需要時刻對價值觀念——包括那些被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價值觀念——保持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和重新審視的目光。對于文科而言,其核心要義正是審視并創(chuàng)造價值?;蛟S,這恰好對應了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當你仍然在懷疑文科無用的時候,或許你應該懷疑的是自己是不是不幸讀了一個“假的文科專業(yè)”。而真正的文科,將永遠向現(xiàn)實生活提出問題,賦予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