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nèi)地圖》創(chuàng)作談:人人生來就會的本領
我有一種隨時隨地都能睡覺的本領,因此旅行偏愛過夜的火車。尤其上大學時,更偏愛過夜的硬座。對睡覺而言,座位是有區(qū)別的??看暗淖患饶芨C著,又能伏在小桌板上;靠過道的座位就什么都夠不著了,只能仰頭枕著過于板正的椅背,再加上車廂燈整夜不關,很少有人睡得著。但這一切對我都不是問題,我怎樣都行,里頭甚至有種隱秘的快樂:我省了坐高鐵或睡硬臥多支出的錢,額外還省了一晚住宿費。但這又不僅僅關于省錢,快樂主要來源于折磨自己——睡硬座當然是不舒服的,人很難睡著,但是我可以,因為我有睡覺的天賦,所以這快樂又是施展天賦的快樂。畢竟,一個人施展天賦往往就是折磨自己。
唯一的問題是火車基本凌晨到達,天光未亮,地鐵、公交都未開。最早一次是從洛陽出發(fā),凌晨四點到達武昌。但哪怕再簡陋的火車站,附近往往有家夜里還開門的面館。這樣的面館陪我在十幾個城市度過等待晨曦前最黑暗的那段時間。他們就是專做我這種凌晨獨行客生意的。面出餐最簡單,夜里往往一兩個人就夠了。食客也不在意味道,只是找個地方落腳。
今年年初,湖南大雪,我家就住火車站附近,站前廣場都結了冰,許多樹都被雪壓折了。雪給我了靈感。小說寫的就是這樣一個冬天,在湖南東部某個地方,一家由多年前喪子的夫妻所操持的火車站面館的故事。一開始,我僅僅是想寫一對無法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的夫妻,他們以為時間會讓他們忘卻,但結果痛苦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加綿長,以至于他們無法將收養(yǎng)的孩子視如己出,甚至孩子越想認他們做父母,他們越心痛——不過這構想在動筆時廢除了。現(xiàn)在的故事,是一個多方痛苦錯位的故事,有喪子之痛,有喪母之痛,有物是人非之感,還有極大的愧疚,它們統(tǒng)統(tǒng)被壓平在日常生活中。
痛苦可以簡單經(jīng)由時間而磨平嗎?可能這是我想問的問題。有些痛苦或許不能,因為它是愛的逝去,是接下來漫漫人生里一種捍衛(wèi)的姿態(tài)。最多,是兩個人互相說:“我能理解你的痛苦。”但也僅僅如此了。他們不會擁抱,此時痛苦是他們所愛之物的價值立場。如果放下了,那之前珍視的一切又算什么呢?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痛苦令人心碎。但寫完后回頭看我更有另一種感想:痛苦本身孕育于愛之中,不是因為命運的戲弄,也不是因為不愿走出痛苦。經(jīng)由此時痛苦的激烈,可以觀想到當時愛的熾盛。痛苦本身就是捍衛(wèi)愛的一種姿態(tài),這是一種人人生來就會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