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聚焦火熱生活 書寫時代新篇”中國作家網(wǎng)駐站內(nèi)刊優(yōu)秀作品聯(lián)展 金沙與成都的“金玉良緣”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衛(wèi)鋒  2024年10月04日08:33

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歷史中的城市,猶如謎面與謎底。謎面看似簡單,波瀾不驚,謎底卻是暗流涌動。

成都和金沙遺址就是這樣一種謎面和謎底的關(guān)系。

2001年2月8日,成都西郊金沙村的一片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

挖掘機忽然從地下接連挖出了一些形狀奇特的骨頭。大家立刻圍觀,公安民警、考古專家等相關(guān)人員迅速到場。

在搶救性發(fā)掘中,一件件珍貴文物,密集地呈現(xiàn)在考古人員面前。一座沉睡了幾千年的王國寶藏,在震驚中,面紗被緩緩揭開。

這就是成都金沙遺址,21世紀(jì)中國第一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

在金沙遺址范圍內(nèi)發(fā)掘的一座五代后蜀時期墓葬出土的墓碑上,刻有“金沙鄉(xiāng)”的字樣,當(dāng)時隸屬犀浦縣。金沙遺址就是以遺址所在地的地名來命名的。

金沙遺址的出現(xiàn),證實了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帶為古蜀王國的中心,也證明了3200多年來,成都城址一直沒變。

古蜀國一直是浪漫而神秘的。當(dāng)3000年前一段輝煌的文明夢幻般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人們禁不住發(fā)問: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段神話,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有著怎樣的信仰?他們來自哪里,又去向了何方?

金沙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為保護、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興建的遺址類國家一級博物館,位于成都市青羊區(qū)金沙遺址路2號,占地面積456畝,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它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在遺址原址上修建,一個可以讓你走進去,目前還在發(fā)掘的考古現(xiàn)場博物館。

我覺得,唯有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才是去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最佳時日。2024年9月13日,我來到了金沙遺址博物館。

陽光透過樹林,透過屋頂,金沙遺址在陽光中穿過幽暗,熠熠生輝。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jīng)》中的這話告訴我們,祖先的美好生活,其實就是從一條河流開始的。

磨底河從金沙遺址博物館內(nèi)靜靜流過。河面上,蒙蒙水汽繚繞,兩只白鷺用羽毛和翅膀攪動氣流,沿著河岸,迎著日出方向,緩緩飛翔。

行走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仿佛一下就置身于三千年前的古蜀王國。那些沉睡幾千年的文物,在這一刻,似乎也微微顫動,與來自未來的訪客打著招呼。

金沙遺址博物館由遺跡館、陳列館、文物保護與修復(fù)中心、園林區(qū)和金沙劇場等部分組成,從宏觀到微觀展示了金沙人的飲食,喪葬,祭祀,占卜,禮樂等不同習(xí)俗。

三星堆的象牙是平鋪的。而在金沙遺址,一堆一堆雪白的象牙卻是一層一層疊壓起來的,達八層之多。象牙最多的八號坑,竟然疊壓了260根象牙,最長的一根有近1.85米。

不可謂不壯觀。

象牙是拿來干什么用的?一堆一堆?哪來這么多?進口還是本地產(chǎn)?

在祭祀和戰(zhàn)爭為主題的時代,象牙自然是貴重的祭祀品。

蔣藍在《成都傳》中提到,成都以前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溫暖濕潤。一棵巨大的秋楓樹根遺跡,大量的烏木,數(shù)量之多的鹿角,野豬獠牙似乎也證實了這一說法的可靠性。

結(jié)論來了: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是適合大象生活的,金沙遺址的象牙,極有可能是純本土造。

為了保護好這些象牙不被風(fēng)華掉,當(dāng)?shù)卣蛯<乙恢聸Q定采取了原地回填的方法。

在一個標(biāo)明“柱洞”的牌子前,我看到柱洞里面還有木頭的殘渣。專家推測這是金沙人建房子的地基。牌子旁邊,有一張高臺建筑復(fù)原圖,它也許就是金沙人的摘星樓,露臺,銅雀臺,更是金沙人的祭祀大禮臺。

金沙遺址里的青銅大立人像,造型與三星堆的青銅大立人像頗為相似。

我們想象一下,在一片茂密的田野之中,矗立著一座高高的祭祀臺——古蜀大社。臺子上,站著一個比三星堆大立人還要高的祭祀長,神情肅然,似乎正在主持一場神秘而重要的儀式。

而最讓人驚奇的是,這個祭祀臺居然分毫不差地對準(zhǔn)著冬至那一天,成都平原日出的方向。

圍繞著這座祭祀臺,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祭祀坑。

3200年前,古蜀人挖下一個坑,在里面埋下層層疊疊的象牙。過了100多年,到了西周,他們在這里又埋下了大量的金器和玉器。再過了200多年的春秋前期,他們又埋下了1000多只鹿角和一些野豬的獠牙......在一個不到一平方米的8號遺址坑,竟然就出土了多達345件的文物,而其中絕大部分是金沙獨有的,比如太陽神鳥,黃金大面具,青銅笑臉,全中國僅有的兩個無頭青銅小人......在一個只有50米距離的地方,金沙人花了整整600年來進行祭祀,祭祀天地,祖先,日月,山川,戰(zhàn)爭,節(jié)慶......

“黃金大面具”,做工在某種程度上比三星堆的還要好。只是黃金面具的外層看上去細膩,里層卻粗糙許多。

面具難道不是用來戴的?如果是,為什么里層如此粗糙?如果是,又是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戴的呢?

太陽神鳥金飾,無疑是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明珠。那四只逆光飛翔的神鳥,圍繞著中央的太陽,仿佛在訴說著古蜀人對自然,特別是太陽的敬畏與崇拜,對生命的熱愛與追求。

太陽神鳥究竟是什么鳥?

金烏負日是華夏文明的古老傳說。于是有人說太陽神鳥就是三只足的金烏。

有人說可能是白鷺類的水鳥。

成都觀鳥理事長沈尤先生認為:“金沙神鳥”的生物來源,應(yīng)該是火烈鳥。他還給出了解釋:來自哈沙克斯坦的火烈鳥是“飄鳥”,渾身火紅,每年只有十一月來成都平原,最多停留一個月,所謂來無影去無蹤,神靈一般存在。

......

這也許就是歷史留給我們難解的謎。也正是因為它的神秘莫測,才讓我們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和發(fā)展人類科學(xué)文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永不停歇。

站在太陽神鳥的金飾前,我想象著3000年前這只鳥的種種模樣和姿態(tài)。

當(dāng)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這件金飾上時,它仿佛活了過來,振翅欲飛,引領(lǐng)著人們穿越回那個遙遠而神奇的年代。

2005年8月16日 ,“太陽神鳥”金飾擊敗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國寶重器,正式成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標(biāo)志。

2005年10月17日,以“太陽神鳥”為題材的蜀繡制品,搭載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金面具,太陽神鳥都是金的美,這種美,既有工藝之美,更有詩意,浪漫之美。這里的詩意和浪漫指的是它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出眾,有著獨特的魅力,獨特的美感和詩意,有讓人生出羨慕來,誰看了都驚嘆,都想仔細地品味它。

玉器因為埋藏了幾千年,在地下產(chǎn)生了非常漂亮的花紋,被叫著沁色。因為這些沁色,金沙的玉器成了同時期最美的玉。

碧綠色的“十節(jié)玉琮”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這是一件可以通天的玉器。三千多年前的金沙人,長久地把它握在手里,當(dāng)著登天的天梯。這種玉在當(dāng)年叫和田碧玉,很稀少,也是制作御璽和金縷玉衣的材料。

這件文物在地下已經(jīng)埋了好幾千年,如今依然還保持著這種碧綠色,全中國,只有這一件。

“十節(jié)玉琮”,硬度如鋼鐵,即使是我們今天要切這樣的玉石,也要用到鉆石的刀頭。關(guān)鍵是金沙人還在里面還打了一個大圓孔,他們是怎么辦到的呢?

“十節(jié)玉琮”一方一圓,代表了天圓地方,每一節(jié)代表了一層祭壇。特別驚奇的是在每一個轉(zhuǎn)角的位置都刻有一張人臉,上下一共40張臉。

這臉,難道就是古蜀人心目中天神的樣子?

有專家說,“十節(jié)玉琮”其實來自于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一件小小的玉器,背后不僅是波瀾壯闊的故事,也同時說明了那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并沒有阻遏古蜀國和全國各地的聯(lián)系,蜀地并不是“不與秦塞通人煙”的神秘之地,而是翻過蜀道,讓金沙文化與中原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著深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展現(xiàn)了中華古文明的多元一體論。

精美的金器、玉器,在陽光下閃耀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它們不僅僅是金屬與石頭的堆砌,更是古蜀人智慧與信仰的結(jié)晶,也是金沙與成都的“金玉良緣”。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著一個故事,它們跨越時空的界限,與今人進行著無聲的對話。

在笑臉青銅小人前,我在想,為什么是笑臉而不是“板著臉”或“苦臉”呢?我曾在三星堆博物館也注意到一個笑臉陶俑。難道四川人的樂觀,是從古蜀國就開始了的嗎?海洋氣候的溫潤,養(yǎng)育了一群自古就美滋滋樂呵呵的蜀人?

“無頭的青銅小人,好像我們現(xiàn)在宇航員啊?!?/p>

“嘿,這不就是山海經(jīng)里的戰(zhàn)神刑天嗎?”

“我看其實就是古人的一個毛巾架子呢?!?/p>

“本該有頭的地方,卻有一個孔,專家說,它可能與傳說中的《山海經(jīng)》里的貫胸過有關(guān)?!?/p>

.....

難道《山海經(jīng)》是紀(jì)事而不是神話?

我似乎看到每一件文物都動了起來,手舞足蹈,咿咿呀呀,給我們講述著答案。

可惜我們聽不懂。

古蜀文明之所以讓人如此著迷,正是因為它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在生活館,我看到金沙人的水井旁邊就是他們的房子,房子的前面有一個水塘,簡單的木質(zhì)棧道,是房子和水塘之間的橋梁。幾千年過去,這個水塘留下了厚厚的淤泥。人們在這些淤泥里挖到了一件不起眼的鎮(zhèn)館之寶——木耜,它是我們中國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商周時期木質(zhì)農(nóng)具。

在金沙遺址這片土地上,我仿佛能聽到古蜀人低吟淺唱的歌聲,看到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祭祀祈福的身影。那是一種質(zhì)樸而純粹的生活,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金沙遺址,不僅僅是一處考古遺址,它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古老文明的輝煌與美麗。

金沙博物館還有兩個彩蛋:一個梅花鹿園,一個烏木林。梅花鹿在那個時代就與金沙人同在了。

烏木的形成有兩個條件,名貴樹木加埋在河床下。根據(jù)這兩個條件,我們可以推測在這里曾經(jīng)有一條大河,波浪寬又大,氣候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

這條河就是如今的磨底河嗎?沒有力證。

為了水,金沙人把潔白的象牙和各種精美的金玉,以祭祀的方式給了神靈。

當(dāng)然這些都是臆測,推斷。金沙遺址透露出來的神秘性,需要我們的想象力,而這種想象力,又會激發(fā)出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這對于成都,成都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漫步在金沙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步都能踏出了歷史的回響和疑問。

在后工業(yè)的氛圍中,我們開始思考一種人文的追問:人到底應(yīng)該生活在什么樣的城市?或者說什么樣的城市更適合于人的生存?

我一直在想,金沙遺址究竟能為成都乃至中國,全世界帶來什么?

專家學(xué)者說,除了托物生發(fā)的想象力,臨難勃興的復(fù)能之力外,遺址的發(fā)現(xiàn)還極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內(nèi)涵與外延,對蜀文化起源、發(fā)展、衰亡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謎找到了有力的證據(jù)。

在三星堆博物館,人們除了對三星堆青銅器高超工藝感到嘆為觀止之外,大家也就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忽然消失產(chǎn)生了疑問,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如此強大的文明忽然在一夜之間就戛然而止,不知去向,消失了呢?考古的現(xiàn)場并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災(zāi)難,或者戰(zhàn)爭的痕跡。

金沙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三星堆文明消失的秘密從此被破解:金沙文明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有人說如果古蜀國是一場球賽,那么三星堆是上半場,而金沙就是下半場。相差僅僅500多年的兩個地方,在文物的工藝和造型上,有著非常明顯的相似性,青銅人像,黃金面具,也都是一脈相承的。

于是有了金沙文明就是三星堆文明延續(xù)一說。

可又有人提出疑問了,金沙遺址怎么沒有三星堆遺址那么多大型的青銅器呢?

我在展館中看到一大堆的碎片。這些碎片也許就和這些青銅器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那兩個小圓球,是不是就是縱目面具上的眼泡呢?幾塊銅板,是不是就是平頂人像的天靈蓋呢?那些特別小的牛羊,是不是就是大型尊等掉下來的裝飾呢?因為三星堆人在埋藏那些神器的時候,是刻意把它們都砸碎了,還分開不同的坑去隱埋的。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完整地修復(fù)還原出來。

所以有專家就提出一個觀點:是不是當(dāng)時三星堆人把一些最重要的碎片(比如大立人手上拿的神器,大神樹的頂端)帶到了金沙,埋在了象牙最多的地方。

可為什么要把所有的神器都砸碎,還分成不同的坑去隱埋?這么先進的文明為何都沒有文字記載,難道是被刻意抹去的?金沙文明、三星堆文明究竟是穿越還是輪回,真的是史前文明嗎?還是其它一些什么的?

到處都還是疑問,是謎。因為到目前為止,不管是金沙遺址還是三星堆遺址,都只發(fā)掘了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

那接下來怎么辦?

“縱目”者高瞻遠矚:我們得申遺,保護起來研究,繼續(xù)探謎。

何為“縱目”?

這要從古蜀國的“蜀”字說起?!笆瘛弊钤缫娪谏檀募坠俏模且粋€象形字,上面的皿,就是豎目,既“縱目”。蜀字的結(jié)構(gòu)三部曲就是:蛇(龍)身、人首、縱目,由此構(gòu)成古蜀國的神圖騰。蜀字的寫法有二十多種,來歷有兩種,直到漢隸流行,這個字才是我們今天的樣子。

所以,“縱目”不是眼球高高鼓起,而是在兩眼之間,還有一個縱立的眼睛,俗稱第三只眼睛。換句話說,我們應(yīng)該用第三只眼睛去打量歷史的在場新意。

縱目古今,主角不是建筑,公園,植物和車流,而是生生不息的人。

因人興城。

縱目古蜀國,金沙遺址,我們可以感受到遠古,也可以感受到當(dāng)下,遠古和當(dāng)下是同時存在的。

將金沙遺址申請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僅是對古蜀文明的一種認可和肯定,提升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在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前提下,進一步推動金沙遺址的保護與研究,為后人留下更多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我們有理由相信,金沙遺址必將成功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又一重要窗口。因為它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黃昏時分,從樹巔傾斜而來的夕陽,開始在絲綢的水面上淌金。白鷺?biāo)嬕粯雍啙崳诺亓⒃谒?,一動不動,處于長久思考中。我的到來,驚醒了白鷺的夢,立刻展翅迎著夕陽朝遠方飛去。

我的眼前,白鷺忽然幻化成了太陽神鳥,與眼前的白鷺交錯而飛,飛過金沙,飛過古蜀國,飛過唐詩宋詞,在三千年歷史的河流中,落英繽紛。

(首發(fā)于中國作家網(wǎng)駐站內(nèi)刊《四川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