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他們的“后半生”什么樣? 王蒙《奇葩奇葩處處哀》新版上市
來源:花城出版社 | 李嘉平  2025年04月11日20:57

近日,電視劇《我的后半生》在中央電視臺CCTV-8頻道和騰訊視頻平臺上映,由張國立、佟大為、梅婷等實力派演員主演,首播即取得突破2%的收視率,引發(fā)了觀眾對當代中老年人情感世界的廣泛討論?!段业暮蟀肷犯木幾浴叭嗣袼囆g家”王蒙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在影視劇熱播之際,花城出版社同步推出了王蒙《奇葩奇葩處處哀》的全新修訂版本。

《奇葩奇葩處處哀》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人生際遇為主線,講述其在妻子淑珍離世后,與四位性格迥異的女性——務實精明的連亦憐、博學孤傲的聶娟娟、直爽豪邁的呂媛、先鋒灑脫的樂水珊——相遇相親的故事。小說以幽默犀利的筆觸,勾勒當代中老年群體在情感、家庭、社會角色中的困境與突圍,既是對現(xiàn)實的深刻映照,亦是對人性的溫情凝視。

中老年情感命題的文學解構

在“銀發(fā)婚戀”話題備受爭議的當下,《奇葩奇葩處處哀》文學解構了世俗對中老年情感生活的刻板認識。主人公沈卓然的相親之旅,并非“黃昏戀”的獵奇展演,而是對生命熱忱的重新叩問。無論是連亦憐對生存保障的執(zhí)著爭取,還是聶娟娟在困頓中堅守的精神世界,抑或呂媛直面疾病與孤獨的豁達,小說始終傳遞著一個信念:年齡從不是人生的減速鍵,對生活的熱愛才是永恒的進行曲。

王蒙以舉重若輕的筆法,將中老年群體的孤獨、渴望、尊嚴與尊嚴娓娓道來。在小說中,“沈卓然變成了一片空白……睡眠空白,失眠其實也是空白,生命的痛苦還是空白”。他的尷尬與狼狽,恰恰映射了社會對老年情感需求的漠視;而他在開啟相親之路后,“居然在與陌生人接觸中得知了這么多情況。越知道得多他越糊涂,到底是怎么回事?有點超出了他一輩子的生活經驗與理解能力”,他在一次次碰撞中逐漸領悟的生命之道,則成為對每個渴望打破年齡枷鎖者的溫柔鼓舞。人生的下半場,亦可是一場自我重建的盛宴。

超越凝視的女性書寫

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以男性相親視角展開,而王蒙對女性角色的塑造跳脫了傳統(tǒng)文學中“被觀看”的窠臼。主人公沈卓然遇到的的四位女性,各自攜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與生存智慧:連亦憐以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直面生活困局,聶娟娟以荒誕的學術囈語對抗命運荒誕,呂媛用近乎粗糲的生命力撕破暮年患病的陰霾,樂水珊則以新世代的狡黠與野心,在代際碰撞中叩問傳統(tǒng)婚戀觀的邊界。

王蒙以平等的筆觸,將她們的選擇置于復雜的社會語境中審視,既不美化亦不貶損。對于連亦憐,“沈的反應是想鼓掌,想喊萬歲……你真是刺刀見紅,一針見血,翻天覆地,扭轉乾坤的奇女子也”;聶娟娟給予男主人公的是“一種完全嶄新的體驗:神經質,不無賣弄,萬事通,出色的記憶力,陰陽八卦,中外匪夷,文理貫通,古今攸同”;呂媛的強勢直率則是對“女性應含蓄”的傳統(tǒng)規(guī)訓的顛覆:“和我在一起,哪個老朋友不說是你占盡了便宜?”樂水珊雖然來者不善,卻“具有常人沒有的智力與決心,敢于采取常人不會采取的手段,走與眾不同之路”,具有新世代女性的主體性。

王蒙在小說自序《奇葩賦》寫道:“奇葩奇葩,四處美妙鮮花;奇葩奇葩,許多酸甜苦辣?!边@些女性在婚戀場域中的姿態(tài),實則是她們在時代夾縫中爭取生存空間、捍衛(wèi)主體性的獨特策略。作者王蒙沒有從傳統(tǒng)道德判斷的角度,而是從個體命運與社會變遷的視角描繪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選擇。

“文學+影視”融合發(fā)展的新成果

此次推出新版《奇葩奇葩處處哀》,是花城出版社“文學+影視”融合發(fā)展的又一新成果。從《驚蟄》的時代驚雷到《小舍得》的教育焦慮,從《月光武士》的浪漫救贖到《堅如磐石》的硬核敘事,再到2024年《我的阿勒泰》這一散文影視化爆款產品,花城出版社始終以文學為錨點,在文學與影視的雙向遷徙中捕捉時代情緒的共振頻率,用文本為影視注入更深厚的靈魂質地。《奇葩奇葩處處哀》這部誕生于2015年的作品,在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的今天,愈發(fā)顯露出其前瞻性與現(xiàn)實意義——它既是一面照見中老年情感困境的明鏡,亦是一把開啟代際理解之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