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世界讀書日共話巴渝文脈 《訪古記》讀書會解碼山城文化基因
來源:重慶市渝中區(qū)作家協(xié)會(微信公眾號) |   2025年04月25日10:11

4月23日,正值第30個世界讀書日,一場以“我們一起讀《訪古記》”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會在重慶市南濱路精典書店舉行?;顒佑芍貞c市南岸區(qū)政協(xié)、重慶文保志愿服務總隊、渝中區(qū)作協(xié)等單位聯(lián)合主辦,作家強雯攜《訪古記》與讀者共探巴渝文明密碼,以閱讀為紐帶激活城市文化記憶。

以文物為線,串聯(lián)千年文明圖景

分享會上,強雯從創(chuàng)作初衷談起,坦言《訪古記》是一部“用腳步丈量歷史的田野筆記”。她以青銅尊、青銅鼎等古器物為線索,串聯(lián)起三峽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漢中博物館等地的探訪足跡,試圖在器物紋飾與考古敘事中還原巴蜀文明的精神圖景。“青銅器不僅是禮器,更是先民與天地對話的媒介?!睆婗┮匀嵌亚嚆~器、涪陵小田溪鳥形尊為例,解讀巴渝文化中“崇巫尚勇”的特質(zhì),并指出重慶的文化自信正源于對自身歷史脈絡的深度梳理與創(chuàng)新表達。

誦讀與對話:讓文脈在聲浪中蘇醒

活動現(xiàn)場,讀者們通過沉浸式共讀再現(xiàn)書中經(jīng)典章節(jié)。從永川“黃粱一夢”的瓷枕的精致,到瀘州,東漢燈臺之美,集體誦讀聲在書店穹頂下回響,尤其以“巴文明淵源”篇章的齊聲朗讀將氣氛推向高潮。互動環(huán)節(jié)中,讀者們聚焦城市文脈保護與傳承,拋出“如何書寫古建筑背后的城市記憶”“怎樣讓周末成為文化尋根之旅”等現(xiàn)實議題。強雯建議寫作者需“帶著問題走入街巷”,捕捉建筑中凝固的時光密碼;同時推薦市民利用周末探訪銅梁,巫山等文化地標,“在行走中讀懂重慶的筋骨與魂魄”。

世界讀書日:讓閱讀照見城市精神

主辦方表示,此次活動是恰逢世界讀書日,更凸顯“以書為媒,守護在地文化”的深意。重慶文保志愿服務總隊負責人冰鍋指出,《訪古記》不僅是一部文化散文集,更提供了市民參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路徑——從閱讀認知到實地探訪,從個體覺醒到群體行動?;顒蝇F(xiàn)場構(gòu)建起“文本-實物-空間”的多維閱讀場景。渝中區(qū)作協(xié)負責人表示這是青年作家扶持計劃的一部分。

在世界讀書日這個全球共赴精神盛宴的日子里,這場扎根地域文化的讀書會,如同一把打開山城文明基因庫的鑰匙。當青銅器的古老紋路與南濱路的江風相遇,當書頁間的文字化作探尋城市記憶的腳步,閱讀正成為重慶人重建文化認同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