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親子閱讀的深意與詩意 ——關于《閱讀是最美的禮物》答中國作家網(wǎng)編輯問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劉雅  2025年04月25日09:37

用機器給孩子閱讀好嗎?晚上讀還是白天讀?孩子喜歡看電視(電腦),不喜歡看書,怎么辦?怎樣理解幼兒讀物的教育性與藝術性?如今,越來越多的新手父母意識到親子閱讀對在孩子成長中的必要性,但和孩子一起閱讀,還需要大人付出時間、精力和智慧。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究竟應該從何處抓起?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書目,在親子共讀中又有哪些實用技巧?這些都是困擾大家的難題。

《閱讀是最美的禮物:0-6歲親子閱讀指南》由知名兒童文學、兒童閱讀專家趙霞和方衛(wèi)平共同創(chuàng)作,針對家長、幼兒園教師及各類早教機構在 0—6 歲兒童早期閱讀中存在的常見困惑予以專業(yè)、細致的解答。

近期,中國作家網(wǎng)編輯就本書的創(chuàng)作初衷、特點等問題采訪了作者趙霞,在她看來,“談論幼兒閱讀跟談論幼年、談論兒童文學一樣,看似只是談論個體發(fā)展或文學生活中的一個細小片段,實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謹嚴和慎重是他們試圖通過本書傳達的一種觀念與精神。而和孩子一起讀書,我們成人的生命也會經(jīng)歷新的拓展和反思,經(jīng)受新的豐富與蛻變。

作者:趙霞、方衛(wèi)平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2月

中國作家網(wǎng):您和方衛(wèi)平合著的《閱讀是最美的禮物——0-6歲親子閱讀指南》一書出版以來,受到讀者好評。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是什么?

趙霞:從事兒童文學及閱讀研究多年,我們遇到過許多對兒童閱讀懷有熱忱的家長和老師。與他們的交流常常讓我們感到,兒童文學是一個跟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多么密切的文類。這種聯(lián)系的緣分因孩子而起,然而,一旦我們開始和孩子一起閱讀童書,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不覺地深深卷入其中——因為兒童文學是一個如此充滿樂趣的世界,也因為和孩子一起讀書是一件如此快樂的事情。由此,成人與孩子之間相互帶動,使得親子閱讀成為了一項日益普及的當代家庭和校園活動。

今天,隨著早期閱讀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幼兒園及各類早教機構得到重視和推行,關于如何進行早期閱讀,家長和老師們既有許多重要的經(jīng)驗,也有許多共同的困惑。這些年來,關于早期閱讀,大家經(jīng)常詢問的話題包括:早到什么時候,可以讓孩子開始讀書?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讀什么書?怎么給孩子選好書?孩子不喜歡讀書怎么辦?孩子讀書只讀圖畫怎么辦?讀到不好的書怎么辦……等等。這本書正是為了回應幼兒親子閱讀中受到普遍關切的一系列問題與話題而撰寫。

中國作家網(wǎng):我們注意到,該書入選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月度優(yōu)秀暢銷書排行榜、《出版商務周報》月度價值新書榜、2024年度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影響教師的100本書”等榜單和書目。您認為與同類圖書相比,這部著作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趙霞:這本書中談及的問題,基本上涵蓋了0-6歲親子閱讀中的主要與常見話題。幼兒期的閱讀主要是家庭閱讀,親子閱讀則是該階段幼兒閱讀的基本形式,也是早期閱讀習慣、能力養(yǎng)成的基礎途徑。與親子閱讀活動日益受到關注的現(xiàn)實相比,當前國內關于親子閱讀的專業(yè)指導讀物還比較少。目前出版的一些質量較好的兒童閱讀指導類普及圖書,多為覆蓋兒童全年齡發(fā)展階段的讀物,其優(yōu)點在于方便運用于各個階段兒童閱讀的普及啟蒙。但由于幼兒期閱讀有其特殊的需求和方式,這類圖書有時難以提供專門具有針對性的細致指導建議。

這本書的主要特點,一是明確聚焦0-6歲親子閱讀,圍繞這一中心設計內容、安排構架等,問題的提煉、分析,盡量緊貼實際,力求為當下親子閱讀及其他情境下幼兒閱讀的活動實踐提供具體、細化、富有針對性的指導。二是融會運用前沿兒童觀、幼兒文學觀、幼兒教育觀等理論,力求將重要觀念融入通俗的講解,將前沿理論融入實用的建議,尋求普及性與前沿性、實用性與理論性的恰當結合。尤其是以當下世界范圍內最前沿的幼兒讀物觀念與理論為支撐,為幼兒親子閱讀的開展提供從觀念、實物到操作方法的較為全面的知識與建議。三是為了最大程度地考慮親子閱讀指導的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回應廣大家庭父母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現(xiàn)實需求,專門設計了富于實用性的問題解答模式來呈現(xiàn)相應的知識與指導內容。一方面參照當下親子閱讀領域受到普遍關注的重要理論與操作話題,另一方面也結合針對0-6歲幼兒親子閱讀實踐的觀察與研究,從中選取典型、重要的閱讀觀念與操作問題,依照幼兒期閱讀年齡的分段特征進行細化歸類,做出解答。同時附有延伸閱讀的小課堂和推薦書目,供感興趣和有需要的家長進一步按圖索驥,拓展閱讀。

中國作家網(wǎng):普及讀物的撰寫有其特殊的難度,既要保證科學知識的準確和深度,表達呈現(xiàn)又要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比如,幼年期的閱讀發(fā)展,既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同時又有其顯在、內在的連續(xù)性,同時還有個體的差異性,所以相關的閱讀指導,既要考慮各個年齡階段相對普遍的特性,又不能簡單籠統(tǒng)地歸納劃檔,而且并非每個孩子都處在同步的進階階段。如何思考、解決這類困難?

趙霞:是的。這本書雖然是親子閱讀的普及指導讀物,其實涉及大量專業(yè)、深入的細部考慮。比如關于幼兒閱讀年齡的分段。考慮到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fā)展及閱讀活動的典型特點,也考慮到親子閱讀指導中的可操作性,我們在書中基本按照一歲一階段的基本分層來安排、呈現(xiàn)相應的內容。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讀者跟我們一樣強烈地意識到,幼兒的閱讀發(fā)展也是與幼兒成長一樣體現(xiàn)鮮明的連續(xù)性與個人性的過程。正如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在部分依從普遍規(guī)律的同時遵循自己獨一無二的軌跡,親子閱讀也要充分意識到幼兒閱讀中分段與連續(xù)、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體的復雜關系。

在這本書中,我們努力通過以下方法來體現(xiàn)、傳遞上述重要的觀念與意識。第一,在幼兒閱讀年齡的分層中,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段之間的邊界既相對區(qū)分,又非絕對。從1-2歲到2-3歲、從2-3歲到3-4歲,其中顯然有一個同屬于前后年齡段的跨界區(qū)域。2歲左右的孩子,有的在閱讀行為方面可能更符合1-2歲階段,有的則更趨于2-3歲階段,都是正常的現(xiàn)象。第二,在相關問題的解答中,隨時融入上述連續(xù)性與個體性的意識,強調孩子的閱讀發(fā)展階段、速度可能各有不同,主張充分尊重這種個體性與特殊性。第三,通過在“小課堂”部分附上“理解幼兒讀物的復雜性”等延伸知識閱讀,進一步深化讀者對幼兒閱讀的復雜性的認知,以便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做出更恰當?shù)膽獙?,也避免不必要的教育焦慮與標準焦慮。第四,一些貫穿性的早期閱讀話題在各個年齡段均得到關注和探討,并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以此強化幼兒閱讀與成長的前后銜接與連續(xù)一體,也為讀者提供參照。

寫作此書的過程也讓我們再次深切地感受到,談論幼兒閱讀跟談論幼年、談論兒童文學一樣,看似只是談論個體發(fā)展或文學生活中的一個細小片段,實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它的每一個部分和細節(jié),都反映并建構著我們最基本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文化觀。對此,我們不應有任何輕率的對待,惟有慎之再慎。

這種對待幼年時代及其一切事務的謹嚴和慎重,也是我們試圖通過本書傳遞的一種觀念與精神。正如我們在本書引言中所說,和孩子一起讀書充滿了樂趣。這樂趣不只是閱讀中的開懷一笑,更包含了從中體驗生命的開闊、豐富、莊嚴與深邃的深切愉悅。和孩子一起讀書,我們的生命也會經(jīng)歷新的拓展和反思,經(jīng)受新的豐富與蛻變。

趙霞,文學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著有《童年精神與文化救贖》《幼年的詩學——幼兒文學的藝術世界》《閱讀是最美的禮物——0-6歲親子閱讀指南》等學術專著與論文集十余種,散文集《我的湖》《燕子住哪兒去了》等三種,出版學術譯著、作品譯著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