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弋舟:自由的苦役
整理一本自己的短篇小說集,重新翻檢舊作,我不禁為自己文學旨趣的頑固而感到驚訝。
2025-05-06
-
孟小書:現(xiàn)實本就充滿種種不確定性和復雜性
《雪松密語》這篇小說源于我在2023年前往黎巴嫩、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難民營時的一些所見、所聞和思考。
2025-05-06
-
蔡寞琰:我尚有勇氣去做一件事
編者 2017年至今,“85后”作家蔡寞琰已在各類非虛構新媒體平臺發(fā)表了逾百萬字的作品。
2025-05-06
-
毛利:講故事的沖動從哪里來?
我的眼睛是在黃昏時弄壞的。
2025-05-06
-
我的詩歌閱讀史
1 我不得不自問,真的能書寫自己的詩歌“閱讀史”嗎?除了閱讀的過程本身,我和我談論的對象之間還有怎樣的關系呢?我翻開了從最早閱讀詩歌的中學時期開始積累下來的讀書筆記,試圖在漸漸漫漶的記憶之塵中梳理出一條清晰凹陷的小路。
2025-05-04
-
重視讀者的“期待視野”,讓小說回歸小說
傅星畫作《五月》 《怪鳥》:二十個故事的重組 父母親離世,老房子要賣了,我看到了房子掛在鏈家網(wǎng)上,就想寫兩個短文紀念一下,可收不住了,竟寫了二十個故事,后來又把二十個故事拼裝成一個長篇,這個長篇就是個意外。
2025-05-03
-
程皎旸:大都會里的跌宕生活
2011年,大學開始前的那個暑假,我渴望工作,像大人一樣,自己賺錢自己花。
2025-05-02
-
“每天早上七點,許仕農(nóng)準時給菩薩洗臉”
小說題目里的重樓,是以遼代的佛宮寺釋迦塔為原型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縣木塔。
2025-04-28
-
周婉京:三十年前之一場戲
三十四年前的冬天,我出生在北京海淀區(qū)萬壽路的一個部隊大院里。
2025-04-28
-
淡豹:我想寫生活的尺度,也是寫人內心的尺度
這篇小說的題目叫作《宇宙的尺度》,我是想寫一個生活的尺度,也是寫人內心的尺度。
2025-04-28
-
顧文艷:不值一提
重新開始文學寫作以來,我?guī)缀趺刻於己芙箲]。
2025-04-28
-
家族小說的現(xiàn)代轉型與現(xiàn)代長篇小說的發(fā)生
摘 要 在現(xiàn)代長篇小說的發(fā)生過程中,家族小說一直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2025-04-24
-
周曉楓:作家的品德
我從小對作家滿懷崇拜,感覺他們被神秘的光芒籠罩。
2025-04-24
-
農(nóng)民有理想,農(nóng)村有希望
老馮在朋友圈邀約大家去西海固賞藜麥,嘗新麥,還配發(fā)了專門制作的藜麥PPT,很美觀,上面的藜麥確實漂亮。
2025-04-24
-
程皎旸《打風》:這些故事的創(chuàng)作,伴隨我跌宕的香港職場之旅
2011年,大學開始前的那個暑假,我渴望工作,像大人一樣,自己賺錢自己花。
2025-04-22
-
故人生死各千秋——《師友記》自序
人生在世,除了家人外,最親密的人首推師友。
2025-04-20
-
倪晨翡:虛構的臨界
我寫過不少父親母親,不少家庭關系,以一個人子描摹和刻畫、拆解與建立這些虛構的父母。
2025-04-17
-
關于記夢詩和旅行詩的創(chuàng)作談
記夢詩 太陽東升西落,我們的日常千篇一律,起床、上班、開會、吃飯、回家,即使是周末,也無外乎固定的幾類活動。
2025-04-15
-
《兼職兒女》創(chuàng)作談:拿什么來愛你,我的媽媽
身為每日坐班的中年人,平日工作繁忙,我盡量每天給母親打一個電話,作為平時不能在身邊陪伴的彌補。
2025-04-13
-
鄒謹憶:猶如執(zhí)炬
小說作為戴著面具起舞的藝術,創(chuàng)作談卻要寫作者公布面具之下的隱秘,這實在是一項相當具有考驗性的工作。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