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吉訶德》:阿拉貝拉出走以后
《女吉訶德》 《女吉訶德》,亦稱《阿拉貝拉歷險記》(The Female Quixote,Or The Adventures of Arabella),是18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特·倫諾克斯(Charlotte Lennox)的代表作。
關鍵詞:  《女吉訶德》2021-08-04
-
藏匿不及的忐忑之眼:布魯諾·舒爾茨《鳥》解讀
01 文字中的“鼴鼠屬性” “毫無疑問,《煤桶騎士》像弗蘭茨·卡夫卡的其它作品那樣,它是憂傷的造物而不是雄健和自信的造物,它的里面包含著悲哀和猶疑,忐忑和令人心酸的結局。
關鍵詞:  布魯諾·舒爾茨2021-07-30
-
《派對恐懼癥》:她們懼怕什么?
這個短篇小說集中最常被人提及的是《為丈夫縫的那一針》。
2021-07-30
-
我們今天如何讀品達
品達之難 希臘化時代學者列出了希臘九大抒情詩人,品達名列第一。
關鍵詞:  品達2021-07-29
-
王安憶:禁忌——以《傲慢與偏見》為例
“禁忌”,在這里是作為小說情節(jié)的條件提出。
關鍵詞:  《傲慢與偏見》2021-07-28
-
村上春樹的貓,夏目漱石的貓
村上的文體與漱石的文體頗為相似:簡潔,幽默,機智。
-
尋找麥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被譽為“青春史詩”,自1951年7月16日出版以來已經(jīng)70年。
關鍵詞:  《麥田里的守望者》2021-07-28
-
在毀譽之間:評柯勒律治的《文學傳記》
同為浪漫主義大詩人,跟華茲華斯相比,柯勒律治還是個散文大家:三十四卷的作品總集里,散文占了二十八卷,遍涉戲劇、藝術、政治、宗教、哲學、神學、早期心理學,甚至科學等各門學問。
-
止庵:在雪國重讀《雪國》
初讀川端康成著《雪國》還是三十多年前上大學的時候。
-
他的四個女兒高貴而不幸
關于羅曼諾夫家族在葉卡捷琳堡度過的生命中的最后14天,以及他們的死亡謎團,相信對俄國歷史了解的朋友已經(jīng)翻閱過無數(shù)的版本了。
2021-07-23
-
《下沉年代》:美國夢是怎樣覆滅的
“沒人能說清解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曾經(jīng)有一束線圈將美國人安全地綁在一起,有時甚至緊得令人窒息,可不知從何時開始松開了。
2021-07-19
-
《奶酪與蛆蟲》:微觀史里的“宇宙”
卡洛·金茨堡的《奶酪與蛆蟲》,是公認的微觀史學典范之作,在它面世45年之后,中譯版本終于推出,期盼多年,翹首以待。
關鍵詞:  《奶酪與蛆蟲》2021-07-14
-
沉默的豐饒之力
《沉默史》一書體量精巧,卻有著超過三百處引注,其中文學作品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讀者可以讀到一連串熟悉的名字:雨果、瓦萊里、波德萊爾、加繆、普魯斯特、格拉克、里爾克、梭羅。
關鍵詞:  《沉默史》2021-07-12
-
《關于寫作》:傷疤一樣的語言
作為一名讀了大約五十多本布考斯基著作的讀者,如果讓我去推薦一本布考斯基的書其實是困難的,因為在我看來他所有的書,都是一本書。
-
失重,然后不翼而飛向天空
名為Elevation,譯為“失重”。
-
卡洛·金茨堡:《奶酪與蛆蟲》誕生的背景
這本書(《奶酪與蛆蟲:一個16世紀磨坊主的宇宙》)的意大利文版首次出版于1976年。
關鍵詞:  《奶酪與蛆蟲》2021-07-09
-
《藍山》字里行間
梅厄·沙萊夫 在沒有親眼見到以色列人之前,迦密山、迦南地、加利利海、希伯來人,這些古老而優(yōu)美的名詞,似乎一直封存在記憶中的圣經(jīng)故事里。
2021-07-09
-
在錯覺和幻覺中流浪的人生
“我們讀一部長篇小說,就好像來到了另外一個生活環(huán)境,我們在那里受苦,也有愛,會感到害怕和失望,也會生病和康復。
-
多蘿西·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
多蘿西·華茲華斯 《格拉斯米爾日記》英文版封面 《多蘿西·華茲華斯的歌謠》英文版封面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在赫爾德《民歌集》和格林兄弟民間故事影響下,一場民謠復興運動在歐洲展開:德國民謠集《少年魔號》先聲奪人,緊接著,俄羅斯、瑞典、芬蘭等國民歌民謠也相繼整理出版。
關鍵詞:  多蘿西·華茲華斯2021-07-07
-
歌德《圍攻美因茨》:由此證之
《圍攻美因茨》德文版封面 《進軍法蘭西》德文版封面 約200年前(1822年),歌德文庫里的兩部戰(zhàn)爭文學《進軍法蘭西》(Campagne in Frankreich)和《圍攻美因茨》(Belagerung von Mainz)首次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