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匪:作為賽博格
糖匪 編者按 當“新‘小說革命’”“文學無界”成為文學界關心和熱議的話題,我們面對的是朝向未來的一場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
-
李廣益 :作為世界文學的科幻文學
編者按 在諸多科幻小說中,地球上的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存在和行動,其普遍性和總體性視野是主流文學做不到的。
-
黃悅:試論科幻文學中科學與神話的共生關系
一、科幻小說算不算奇幻文學? 上世紀中葉,諾斯羅普·弗萊在《批評的剖析》中就對科幻小說給出了這樣的定位:“科幻小說是一種繼承了強烈的上古神話色彩的傳奇小說。
-
《“現(xiàn)代”與“未知”:晚清科幻小說研究》后記
1997年的一個下午,我和鄰居家的小伙伴來到郵局,尋找一本名叫《少男少女》的雜志。
-
給世界的情書,以科幻之名,由外婆簽收
之前寫作,最初的動機都俗得一地雞毛,不外乎為寫作而寫作,或是為賺錢養(yǎng)家而寫作,直到寫科幻長篇系列小說《犼先生》的第一部《錦繡離人》。
關鍵詞:  《犼先生》2021-08-30
-
王一平:從“賽博格”與“人工智能”看科幻小說的“后人類”瞻望
王一平: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一種“純文學科幻”
在世界文學中,“雅”與“俗”的分野爭論多年,“俗文學”干脆被稱之為“類型文學”,仿佛在文學的疆域內劃定了邊界,今后彼此就能相安無事。
-
外賣騎手、黑客帝國與選擇恐懼以及其他
網(wǎng)絡上流傳著一則騎手與系統(tǒng)斗智斗勇的故事。
-
控制與選擇
蕭星寒是從一名普通科幻讀者成長起來的作家,本職工作是老師,寫作并非專職,因此,很難想象他如此驚人的文字產(chǎn)量,以及能寫出諸如《骰子已擲出》《弓形蟲》這樣高水準的科幻作品。
關鍵詞:  蕭星寒科幻創(chuàng)作2021-08-26
-
先鋒·異托邦·后人類:中國科幻文學的“可見”與“不可見”
編者按 在當代海外中國科幻研究中,宋明煒教授創(chuàng)造性運用的“新浪潮”(New Wave),已經(jīng)成為具有導引性的關鍵詞。
-
李靜:性別視野里的未來羅曼司
科幻領域,向來是性別偏見的高發(fā)地。
-
從1.0到3.0:科幻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階段和演進規(guī)律
我國科幻產(chǎn)業(yè)在政策扶持、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消費繁榮的推動下,快速發(fā)展起來。
關鍵詞:  科幻產(chǎn)業(yè)2021-08-17
-
趙天成:科幻如何寫情
“愛情”在科幻文學中的位置,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
-
郁旭映:后人類時代的潮汕
引 言 “故鄉(xiāng)”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常常作為現(xiàn)代性的對立面出現(xiàn),但在“更新代”科幻作家陳楸帆的作品中,“故鄉(xiāng)”卻與后人類時代并置。
關鍵詞:  陳楸帆故鄉(xiāng)書寫未來想象2021-08-16
-
陳振盼科普繪本:在虛實之間尋創(chuàng)作之路
科普創(chuàng)作形式多樣,在眾多科普作品中,科普繪本獨樹一幟,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
蘇湛:科普傳統(tǒng)與中國科幻文學的范式
科幻文學本屬文學的一支,傳統(tǒng)上不屬于知識社會學的研究范圍。
-
劉慈欣:中國科幻的未來走向何方
《未世》 鄭小驢 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 / 2021-6 中國的科幻作家在國外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什么是中國科幻?它與西方科幻的區(qū)別在哪里?如果退回上個世紀,這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因為在歷史上的幾個發(fā)展階段中,當時的中國科幻文學確實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
從認識世界到發(fā)現(xiàn)世界:近年科普出版觀禮與反思
導讀:本文梳理了科普出版領域早期選題范式的確立和新時代所發(fā)生的一些值得肯定的轉換取向,包括由傳統(tǒng)貼近日常生活向高端科學知識介紹的轉換,通過實驗操作選題由單純介紹知識轉向引導分析和實驗的轉換,通過推廣數(shù)學思維由普及知識的“知道”向如何思考的“怎樣”轉換等方面,總之就是由知識普及范式向科學素質培養(yǎng)范式轉換。
關鍵詞:  科普文學2021-08-03
-
郭琦:從“小眾化”的點子到“大眾化”的作品
科幻小說常常被描述為“小眾人的大眾文學”。
關鍵詞:  科幻創(chuàng)作《三體》2021-08-03
-
郭琦:科幻小說的“主題矛盾”和“陌生化”
“主題矛盾” ——科幻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驅動力 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科幻小說敘事的另外一個特征就是其“思想實驗”特性,即通過前文中所提到的一個SF縮寫中的一個詞語“Speculative”(推測性)來體現(xiàn)。